设计师手册交互设计0岁的产品经理

「交互设计」见招拆招的原型图

2016-07-01  本文已影响345人  大喵的设计瓦罐
图片来源网络

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将原型图设计的更有价值,文中以自己最近的工作情况为例,讨论在整个开发环节中如何定位原型设计以及调整设计方向。

背景考量

不同的项目背景各不相同,项目有大有小,人员有多有少,时间有紧有缓,这些因素可以为我们的设计提供初始评估,往往也能够决定原型的整体形态。

首先,因为公司的办公场所分属园区不同的两幢楼,其中设计部和技术部又恰好分开,因此IM将作为主要的交流方式。

另外,由于公司的组织架构关系,设计部承担的是整个公司的相关设计任务,包括平面设计、视觉设计等等,所以每做一个新项目,需要帮助设计师能够尽快熟悉项目。

项目特征

大部分项目都包含以上特征,在分析清楚整体环境之后,自己便可以整理接下来的设计需要注意到的问题。

明确重点

降低时间成本

因为原型都由自己一个人完成,所以规范化的需求分析、文档撰写步骤我们直接略过,加之项目负责人坐在我旁边,明确了大体需求之后,便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功能逻辑梳理,有问题直接询问即可。

确保逻辑清晰

逻辑梳理是开始原型设计之前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项目整体功能逻辑的梳理,对项目有整体的把握,可以帮助自己快速构思整体框架,落实到设计工具上,也能够预先设计好母版,便于开展下一步的设计。
设计时不可避免的都会出现同页面存在不同状态或者因输入不同导致产生不同的校验结果,针对这种情况,将场景一一列出,可以在设计工具中通文件夹下新建不同页面做备注,或者做一个简单的用户流图。

恰当使用工具

关于逻辑梳理的工具有很多种,开始如果不太确定,用纸笔画画也是不错的,一些脑图工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高效双向沟通

客观环境限制了我和设计部同事的面对面交流机会不多,主要交流基本都集中在每个项目的分析介绍会议上面,因此将原型设计的清晰明了、逻辑周全、文档详尽便是每次会议前必须要做好的基础工作。同时为了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够更贴合自己的想法、提高工作效率,也会找一些实际相近的完整设计案例给设计人员进行参考。

设计原则

能够提升沟通效率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一份原型往往需要给设计师和开发人员两组人员参考,因此需要兼顾他们不同的使用目的。

完整的了解整个项目是两组人员的共通目的,因此自己往往采用保真度+说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原型设计。

将确认与取消按钮设置不同灰度值 利用浅灰色块白色字体,能够表现出不可点击的效果 移动端用户流 业务逻辑图 审核状态存在多种情况,不适合使用交互动作

反馈

做到以上这些,设计师们往往不会有太大问题,也基本可以保证按时交付初稿,这时自己对设计过稿之后,会发现部分问题,此时对这些问题采用图文说明的形式整理成文档,统一提给设计师,如果是细节问题,设计师根据文档说明,往往都能够理解,如果存在逻辑或者功能上的问题,便需要通过会议来进行明确,初稿的修改意见可以直接加在修改后的原型里,或者以单独的文件发送。

这样基本上设计师做好二次修改后,就可以直接交付开发人员了。

因为公司流程并没有那么规范,自己也算是承包了需求分析、功能设计等部分工作,因此省略了PRD环节,所有的文档和原型设计都在.rp文件中完成,个人认为这样更简洁,也能够节省第三方人员的工作时间,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从后台管理系统到网站,再到App,一直采用这样的设计思想和流程,后面如果遇到其他问题,再继续调整。

高保真的原型往往更适合演示给你的用户,而在实际项目中,一份通俗易懂,逻辑清晰的原型文档才更加适合和你一起战斗的小伙伴。


如果你也热爱设计,欢迎通过公众号与我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