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读书散文

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万物平等,众

2023-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明鹏

《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本段大意:秋毫最小,但同原子比较又是最大,泰山很大,但同宇宙比较又是很小,夭折婴孩生命短暂,但同朝菌比较生命很长,彭祖活了八百岁寿命很长,但同岁月比较非常短暂。个体都是大自然一部分,天地和我一同生长,万物和我浑然一体,既然万物一体,还有什么可说的,又还有什么不可说呢。世界本源客观统一性是一,和主观世界对立性结合起来,建构为二,主观对立性又有了二元对立,和客观统一性建构为三。继续建构下去,每人都有各自世界观,再聪明的计算者计算不完,何况我们普通人。从无到有再到三,从有到有,三三不断,还是别演绎下去了,回到事物本源统一客观性去吧。

这段先说了人性对立性。看似万物都有相对性,如大小多少好坏是非,这些事物对立特性,源自人对事物比较的结果,人的心理世界里,谁也避免不了心理比较,这就导致对立。

然后说了人性统一性。人是大自然一部分,既然大自然没有对立,万物生长,各自统一,作为人来说,还是要回到自然统一性上,回到本源之道,没有比较,没有对立,没有冲突。

体验过人性对立比较特点,无尽烦恼源源不断,再领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回到自然本性,“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就是要追求的精神家园。

因此,个人以为,庄子这段话还是说明对立统一性,考虑到主观心理一定存在对立,只有回到客观统一本性,才是心灵自由归宿。

对照现实感受,我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不为吃喝拉撒睡困扰后,自然开始思考心灵自由问题。

那么,在庄子看来,到底什么是自由?看得出最重要的就是“平等”,万物平等,自性平等,众生平等,看法平等。做到平等待人待物,实在是天下最难的功夫!也就可以理解,包括庄子在内智者,何以不厌其烦反复忠告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