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八)离娄下篇3——赤子之心②:逐字稿1(2)
接下来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这句话其实可以跟上一句话连起来一块儿读。什么是德行完备的人?是一个大人,这个德行完备的人是不失其赤子之心的人,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一个小孩子的心的特点是什么呢?有本书,叫《好奇心》,给我们详细地剖析了好奇心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为什么好奇心这么重要?好奇心是人区别于大猩猩最重要的一个东西。人用大猩猩做了那么多的研究,人天天在观察大猩猩的行为,但是大猩猩从来没有研究过人,大猩猩从来没有把人的行为做实验进行观察。为什么?就是大猩猩大脑里面缺了那么一点点地方。人会产生好奇心,而普通的动物不会。
那这个好奇心往下延伸,你才能够看到是非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恻隐之心。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际关系,为什么会想到说未来会怎么样,就是因为我们与其他人不是打一次交道,不是一次博弈,我们终生都可能在一起。因为你有好奇之心,你想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其实我们又是不知道的。
当你心存着赤子之心的时候,也就是对于宇宙、苍生、哲学以及自己的人生充满这样的好奇心的时候,这时候你发现你是一个大人,你的良心能够得到充分的扩充和发展。大家说爱因斯坦为什么这么了不起,他怎么能够发现那么多其他人根本就没去关注的东西。爱因斯坦说,我其实就是把一个小孩子的好奇心保持到了五十多岁而已。
我们小时候谁没有关注过星空呢,谁没有思考过这些星星是怎么运行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其实我们都问过这样的问题。但我们最后都忽略了,因为课外班太多,开始写作业,就把它放弃了。但是爱因斯坦到了五十多岁、六十多岁,依然在思考这些话题,这就是爱因斯坦的好奇心。
达·芬奇一直到了晚年,还在研究啄木鸟的舌头到底是什么形状。你说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干吗关心啄木鸟的舌头是什么形状呢?这就是好奇心。好奇心带来幸福感,好奇心甚至带来善良,就像孔子所做的研究。他为什么研究伦理关系,为什么写《春秋》,为什么写《易传》,收集《诗经》,就是孔子一直在探寻,人性的光辉到底能够到什么程度,人能够好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孔子希望能够遇到一个中庸的人,孔子希望能够塑造出大量的“大人”,
这就是好奇心。
当一个人真的保有这样的赤子之心的时候,他始终都在探索。那你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呢?好了,失去了赤子之心的人会变成这样:他说少跟我来那套,别跟我说那个,你就说付多少钱吧。因为他觉得钱最重要,钱是刚性的,房子最重要或者官位最重要。因为这个东西已经决定了一切,他把这个世界看得太简单,所以我们说很多坏人或者很多小人,其实都是笨人。笨在哪儿呢?他根本没有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根本没有看到这个世界更多的可能性。
这个世界如此之丰富,他衡量一个人,就是看有多少钱,住多大房子,开什么车,有多少粉丝,这是一个特别奇怪的逻辑。所以我现在有时候特别不喜欢刷短视频,虽然我们有一些宣传在这个短视频上,但我自己不太爱刷。原因是什么呢?你会发现,刷短视频所激发的东西,都是谁挣了多少钱,谁单月涨粉多少。似乎我们觉得只要一个人能够快速地涨粉,这个人就成功了。但是一个人丧失了自己的尊严,一个人内心极其痛苦,一个人为了涨这些粉丝去做一些非常丢脸的事,我不觉得那是一种幸福。
所以,如果你简单地用结果来衡量,就叫作失去了赤子之心。因为你没有好奇心,你不知道这个世界如此之美妙和复杂。但是假如你能够保有这个东西,你就可能是达·芬奇,是爱因斯坦,是孔子这样的人,包括苏东坡、王阳明都是这样的人。所以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97026/ee07fca2122203b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