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秋雨一场凉

2023-09-23  本文已影响0人  扫地僧_让每一天过的都有诗意

9月24

1537

    过了秋分,天气就感到丝丝凉意,夜里睡觉的时候,把毯子也从柜子里拿了出来,不想前一段,躺床上睡一夜身上什么都不用盖。夜里睡醒,听见淅淅沥沥的雨声,缓缓滴下。我悄悄滴起床,摸黑趴到窗台内看院子里,院子里一片黑暗,只有院子墙角处,从邻居家墙头爬过来的那条葡萄藤下,从叶子的缝隙之中漏出一点光,邻居家的太阳能照明灯在雨里泛着浅浅的光,看来这雨一时半会停不下来!我看了看手机里的天气预报后,又重新躺回到床上。下雨天,就休息一天吧。

    昨天跑完30公里,身体虽然没有一点疲惫的感觉,还是想今天要休息一天的!跑回到大桥上时,差不多有25公里左右,心里一直在控制速度,不敢让自己跑太快,努力让自己享受跑步的乐趣,不让跑步成为自己的负担。


1538

    雨下了一天,直到下午才停,一场秋雨一场凉,上午没有出门,呆在家里看书,一壶茶,一本书,陪我度过一个跑休日,下午,雨自然停了,我于是出门去骑行。在家里总是让我坐卧不安,只有在外面才会让我心里安定。雨后的大街上,到处都是人。而转盘向西的道路,右侧一半的快车道上,被一辆辆卖水果的车辆占据着,但是,匆匆而过的行人却是鲜有人顿足。

    来到西环路上,才是开始进入无人打扰的骑行之旅,嘈杂的人声都甩在身后,我从环路立交桥下面一条偏僻的小涵洞里过去,这个小涵洞还是当时修建铁路桥上临时通行的,高度有点矮,我弯曲着腰,从坎坷不平黑暗的洞里里出来,洞的中间还有水声,当尽头透过一丝光亮时,我就来到了环路对面,我站在一片长满杨树林的田边。一条十字路向前延伸,前边有一段路边缘上有积水,我本来心里想着今天要给明天早上的跑步踩线呢!可是怎么跑到了这里?连自己都不知道!这条小路以前走过,相当滴难走,杨树林里哗哗滴响,有风从林里吹过,


1539

  回到终点,比原计划的多了3公里。吃了晚饭,就着一盏夜灯看了一会书,可能是这一段一直看这本明朝万历皇帝的书,身心沉浸其中,这是《张居正》第二卷“水龙吟”,沧海横流,但是属于张居正的十年开始了。这一卷的主线是政府财政危机下的胡椒苏木折俸而引发的争斗。在危机四伏中张居正想尽办法弥补亏空稳定时局,另一方面张居正也开始了自己重振朝纲、力挽颓政的布局,在胡椒苏木折俸闹的愈演愈烈的背后,其实是张居正开始吏治革新的第一步——京察所引起的恐慌。当制度的弊病成为官员们习以为常甚至赖以为生的习惯时,对官员的治理整顿一定会成为人人自危的利益集体声讨的对象。所以新首辅的上任往往会为了平稳过渡和稳定朝局与文官们达成某种平衡。但是张居正不愿也不能这么做,他隐忍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此时的一展宏图吗,所以他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安排京察来对官员做一个大的调整与变动。京察的后果张居正是明白的,但是他深明改革的迫切性,他也清楚他不能一个人来应对官员们指槐骂桑般的抗议。所以他一面奉承司礼掌印太监冯保,一面迎合此时的实际掌权者李太后。     

    他拜见三朝元老杨博,得到了理解与支持还有对京察的承诺。他安排自己的管家游七交好京城大财主郝一标,目的是希望他能帮助收购胡椒苏木,以此来缓解官员们的愤怒,因为张居正明白大明朝的管理也必须依靠这些官员,即使这些自诩清高的官员并不买账,即使他自己不得不牺牲原则今后用自己的职权给郝一标好处,但是他不能不这么做。他是务实的人,他知道能用圣贤的思想来约束官员,却不能单单用圣贤的思想来指导行政。于是在张居正的帮助下,两宫太后有了不合礼制的尊号,成为冯保干儿子的胡自皋得到了两淮盐运使的肥缺。但是张居正毕竟是受过圣贤教化的人,但在其权威尚未完全树立之前,他只能将最复杂的一面展露出来,他做的事有好有坏是因为此时他相信暂时的让步是为了今后政策的顺利推进,如果能够扶危定倾,那么自己又为何拘泥于爱惜羽毛。月满中天、芳香满庭,广西捷报传来,张居正得到了皇室与司礼监的支持,最终也正是由于冯保与李太后的帮助,万历新政开始了。而我,夜里也做了一个长长的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