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观《嗝嗝老师》有感
印度电影给我的最美好的印象,是《流浪者》,《永恒的爱情》,《大篷车》,《奴里》,虽然那时读小学,但记忆深刻的除了印度人载歌载舞的画面,就是永远的话题,贫富差距,生存是,爱情也是。《嗝嗝老师》虽然描写的是一个老师,但依然也是贫与富。
若不是这个电影,我还不知有这种病,妥瑞氏症。也称妥瑞氏综合症、吐雷氏症、吐雷氏综合症。此症是法国妥瑞医生于1885年提出的8个病例报告。此种患童会不自主动作,包括抽搐、眨眼睛、噘嘴巴、装鬼脸、脸部扭曲、耸肩膀、摇头晃脑;及不自主出声,包括清喉咙、大叫或发类似「干」的怪声。女主人公奈娜从小患有妥瑞氏症,她却想成为一名老师,即使多少次碰壁依然坚持。
想想一个老师最起码的要求,奈娜的病和她嘴里发出的“哇哇”的叫声,怎么能成为一名老师呢?即使笔试第一,面试也不会过关。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有一年期末考试,学校为了防止学生考试作弊,就按着上次考试成绩排考场,其实现在的学校也这样。我在一考场,刚开始答卷,从窗户就看见排名最后的那个考场的学生,齐吵乱嚷地冲到操场上,打闹得不亦乐乎。老师看着他们,笑着说“海军班交卷了”。
奈娜永远记得这所学校的校长,因为小时候给了她平等的受教育的尊重,像对待其他孩子一样这句话,让奈娜决心做一名老师。最后成为母校的九年级老师,不是因为她适合,是因为这个班缺一个班主任。
9F班一共14个学生,打架,叛逆,赌博,顽劣,这都不是最严重的。F是从A 排下来的,从好排到了F,他们因为学校占地问题才得以来到这所学校,他们来自贫民窟。富人的孩子从小就人给擦屁股的时候,穷人的孩子已经翻滚在生计里。这些孩子已经被贴上了最差的标签,无论智慧和尊严。可怕的不是别人看不起他们,是他们被学校,被老师,甚至他们自己放弃了。上学时跟富人的孩子穿一样的校服又怎么样,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完全混入同样的等同之中。
奈娜第一堂课,满怀希望和信心地等待,不仅仅是等待别人对她的认可,她做好了所有准备。“一般的老师教授知识,优秀的老师教人理解,如果他更优秀,那他会告诉你如何运用它,有些老师也会激励着我们。”即使闭着眼睛,我也相信奈娜老师一定是一个好老师,不仅是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因为她的一颗为师者的心,这一定也是影片要宣扬的走向。
穷人家的孩子到底穷成什么样?穷人对孩子到底是怎样的希冀?
影片描绘了家长会,没有台词只有画面。隔着走廊,奈娜坐在教室里,旁边教室里进进出出的家长,对比她的教室冷冷清清,空空荡荡。那个校工给她五杯奶茶的等待,也足以想象她等待的焦急。卖菜的孩子在家买菜,修车的孩子在家修车,赌博的孩子在被警察追捕……假如不是一个好老师带着这份责任心家访,可能从这一刻起,他们就走上了被放弃的路上。这还不够,如果没有老师来发现你的优点,来开发你的潜能,你依然普通得一无是处,依然埋在土里。“老师,你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那一线希望,整个世界都在贫民窟外面,我们仅仅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做到我们从没做到过的事。”
“他们就是一群孩子,还能有多糟糕。”
再说我们那个“海军班”,东北人常把不好说成“水”,老师们讥讽那些学生是“海军”,是因为他们已经被放弃了。那时我是一个学生,我无法体会那些同学被放弃的心情,如今我是家长,却能体会那些家长是怎样的不想被放弃。像爱因斯坦的小凳子依然被他的老师赞赏一样。破罐子破什么样,既然是破罐子了,还能再破吗?罐子已经破了,又往破里摔。有了缺点、错误或受到挫折以后,任其自流,不加改正,或反而有意朝更坏的方向发展。破罐子为什么还要破摔?
没有为什么,而是为什么不。
这句话简单得让人震撼,你可能永远不懂为什么,却不能不反问自己。9F班终于为期末考试而全力以赴了,印度电影最具特色的歌声里,我们看到了满满的希望和努力。人生有很多次答卷,决定你命运的却只有一次。那些不平等,那些歧视,都会因为一次肯定而改变。
说是“没有坏学生,只有坏老师”,这句话让曾经是学生的人泪流满面,世上何来好与坏的界定。蚂蚁也有跌倒的时候,如果跌倒后依然看到希望在远方。老师就像北极星,像迷雾里的灯塔,为什么要用好坏来定义呢?
影片结局不难猜测,可是却是别样的叩问。
富人家的孩子,那个9A班的学霸,他故意泄露卷子给9F班的两个学生。这一转折点的巧妙是,学霸必定也是孩子,他偷偷地换了卷子,他不想让那14个孩子考及格。可是,F班竟然有一个女生考了全校第一,这是如何的讽刺。瓦蒂亚老师最后摘下有色眼镜,他最后在台上的几句话,和当年老校长一样完美,一样感人。
这并不仅仅是一部个人励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