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漂到今—何逊《日夕富阳浦口和朗公》

2021-01-06  本文已影响0人  湛青飞白的杂杂杂谈

歪解诗词100/083

日夕富阳浦口和朗公

(南北朝)何逊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

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

故乡千馀里,兹夕寒无衣。


一个夏末秋初的黄昏,在外宦游多年的何逊与朋友朗公来到了富春江畔,日暮的晚霞映在湖面上,山峦间升腾起了云雾,如烟缭绕,朗公诗兴大发赋诗一首,而从小就善文工诗的何逊当然不能落后,务要和诗一首。

他想到自己虽生于官宦人家,从曾祖、祖父到父亲,均在南朝宋、齐朝中身居要职,就算如今政权更迭到了梁朝,他们何家依然坚挺如初。只是侍君辅国,总有诸多身不由己,大多时候不得不离开至亲家眷游走于各地。

每到这种黄昏日暮倦鸟归巢之时,总是能撩动心底那思乡的愁绪,看那天上独自飞翔的孤雁,多像独自漂泊异乡的自己,而那水中成双成对的鸳鸯又是多么令人羡慕。可惜如今我离乡千里,天气越来越冷,没有人提醒我加衣更没有人送我寒衣。他思及此心中只有惆怅忧愁,唯有空望着故乡的方向伫立良久。

几百年后,一个失意落魄的诗人游历到了这条富春江的上游“建德江”,也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个诗人叫孟浩然。

两诗的情意几乎一致,营造的意境也非常相似,甚至连日暮、客、愁的用词都一样。或许孟浩然读过何逊的诗,也或许没有读过,无论如何,这高度的相似性都说明了古代文人也普遍存在漂泊感,不仅这两首,唐宋诗词中有一抓一大把的思乡之作。我们现代人总是叫自己“北漂”“沪漂”或某漂,漂泊感也常常占据文艺作品的主题,而在古代那个交通和通讯非常匮乏的时代,他们的漂泊感相比如今的我们,或许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