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 | 阿Q调戏小尼姑情节赏析

2023-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可爱的小菠萝

在阿Q被假洋鬼子的哭丧棒狠狠敲了脑袋之后,心理受到了极大侮辱。路上遇到静修庵的小尼姑,便把气撒到小尼姑身上,

先是朝小尼姑吐一口唾沫。然后伸手摸小尼姑的头。说一些牛虻的话,捏小尼姑的脸摸,最后吓跑了小尼姑。

阿Q本没这么放肆,顶多说些牛虻话。但是他后来的行为愈发荒诞。这是因为有酒店的一班“闲人”给他捧场。

那么阿Q调戏小尼姑的情节是如何在众人笑声的“怂恿”下一步步推进的,他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被人牵着走的?且来看看:

阿Q先是“呆笑”着说“秃儿!快回去,和尚等你……”,小尼姑忙躲避阿Q,引得众人第一次“大笑”。 阿Q把酒店的人的态度看做是“勋业的奖赏”,阿Q因此更加“兴高采烈”。阿Q不把自己的谋生技能当正事做,而把出“晦气”当做自己的“勋业”,把别人的眼光当做“奖赏”。

阿Q第一次被看客成功带偏。

阿Q想向众人证明自己的能耐,调戏小尼姑的一幕便有了表演的成份。他变本加厉的欺负小尼姑,继续出言无状:“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并且还“捏住伊的脸颊”。酒店里的人第二次“大笑”了。

这些看客的反应仿佛让阿Q又一次受到鼓舞了,他“更加的得意了”,为了让自己的表演更加有效果,开始更加卖力的表演,他对小尼姑的脸“再用力的一拧,才放手”。

他这么做已经不是为了自己被假洋鬼子敲棍子的事出气了,而是“为了满足那些鉴赏家”,阿Q被众人一搅和,“早忘却了王胡子,也忘却了假洋鬼子”。

看客未说一句话,阿Q又一次被别人牵着走,忘记了正事---给今天的“晦气”报仇!

小尼姑跑了并骂了阿Q,阿Q不以为耻,反哈哈大笑,众人也“哈哈哈”大笑,这是众人第三次大笑。实际是笑阿Q,阿Q却不知道。

鲁迅先生使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人物对比等写作手法,通过阿Q和小尼姑的简短对话以及和小尼姑、酒店看客的互动, 写出了阿Q这个小人物的愚昧悲凉的形象,一种很容易被别人牵着走的性格。

反观我们和阿Q其实也有几分相似,别人一句赞扬,可以让自己飘飘乎一天,别人一句批评能沮丧一天,外界的事情如此轻易的左右我们的情绪,甚至忘记了正经事,这也是常有的。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如果想摆脱被他人带偏或牵着走的境地,首先要做到不被他人的言论影响。别人的赞扬和批评对自我的心情和行动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更不把别人的评价作为自我考评的唯一尺度,能客观实际的认识自我。第二,时刻保持头脑冷静清晰,稳定自己的”精神内核“,牢牢的抓住自己的中心和目标,就不会象阿Q一样,被别人轻易的一个笑撩拨带偏,忘却了自己的正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