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心理

暨南大学刘涛教授:我讨厌一切缺少事实依据的情感漫灌

2023-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不知聊的小星星

北漂九年,见过人中龙凤,这些奋斗者以及他们的故事也没有治好城里人的精神内耗,最后反倒是在村里的二舅,一个被生活拖累着的残障者二舅那里,找回了自我,也看到了一种所谓的饱满的人生。

但是,从早年的知青,到如今的二舅,这么多年来,我们国家的乡村叙事似乎很少摆脱这一陈旧的框架——乡村的贫穷和苦难往往成了美学的源泉,最终变成了城里人摆脱精神荒原的一种救赎资源。

我一直在想,城里人精神内耗的根源是什么?城市有人生导师,有物质美学,有时代楷模,有三甲医院,还有心理医生,什么样的精神内耗是城里解决不了的,最后却要回到乡村,在他人的苦难那里方能获得最后的医治?而且,竟然只需要三天,三天,就可以药到病除,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一个行动不便的66岁的二舅,照顾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88岁的母亲,“二舅每走20步就会落后姥姥3米,赶上这3米正好需要10秒,这么默契的走位配合,我上一次见到还是在乔丹和皮蓬身上。” 人世间如此之不幸竟然在文字工作者的笔下,成了“6688组合”,而且还“酷的要死”。

原来,图像与意象之间,现实与美学之间,竟然就差一段拙劣的幽默。当苦难成了美学,这更像是文学对现实的暴力。

一瘸一拐的二舅,最后活成了别人喜欢的样子,或者说他人所期待的高度。经验的世界和符号的世界,竟然活生生地变成了两个势不两立的世界。

文学就是文学,不能配上了图像,就可以随意地上价值。除非让二舅自己开口说话,我才相信,我讨厌一切缺少事实依据的情感漫灌。

说实话,感谢作者讲述了二舅的故事,很感人,其励志的意义毋庸置疑,也由衷地“敬二舅”。看到二舅艰难地走路的样子,中间多少次眼泪不断。但是,我不喜欢这个标题“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尤其是作者的讲述方式。

二舅在苦难面前的乐观、坚强,是一种深刻;而一瘸一拐的人生,救助部门的缺席,何尝不是一种深刻。我想知道,二舅的故事里,我们究竟需要哪一种深刻,更重要的是,二舅们又真正需要什么?也许,我们那点精神内耗,在中国农村千千万万的二舅们看来,会是多么的无力和矫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