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写日月历史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一个太监真的可以左右江山?

2017-12-31  本文已影响62人  鲁小鱼
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一个太监真的可以左右江山?

公元1644年3月,崇祯十七年,大顺军攻克北京,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此时崇桢带著太监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宫,眼见大臣四散逃散的崇祯,心灰意冷的返回煤山,在一棵老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除了令人泪奔的临终遗言,自缢前的崇祯,脑海中不禁回荡着大太监曹化淳的话:“忠贤若在,此事不至此。”

忠贤若在,此事不至此

以这句话为起点,无数学者与网友,开始为魏忠贤翻案,崇祯亲手杀死的魏忠贤,其实是忠于皇室的,不然天启帝死前,不会说出“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临终遗言。

更有无数观点,从魏忠贤垮台后的税收和崇祯厚葬魏忠贤出发,旁敲侧击的阐述崇祯杀了魏忠贤后的后悔,然而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吗?一个太监,真的可以左右江山存亡?

话说到这里,我不得不重申一个观点:明亡,毁于两线作战。

假设魏忠贤不死,大明真的可以保住吗?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崇祯,怎么看,都不像是亡国之君。很多人都试想给魏忠贤翻案,但是他不死,大明真的可以保住吗?答案似乎扑朔迷离,沿着时间轴向前推进,看看明亡究竟和谁有关。

明亡于万历三大征,打仗是要花钱的,崇祯后期的国库和魏忠贤主政时的国库,都无法支撑辽东和西北的双线战场,所以很多观点认为,是万历的三大征,提前削弱了明朝的综合实力。

可所谓万历三大征,压根不是所谓的大征,即便是所谓的大征,也并非削弱了明朝的综合实力,原因很简单,三大征之后的明朝国库,很充盈且呈现良性循环状态。

对比万历歇菜前后,仅内库至少有700万两存银,万历四十六年到天启元年的三年之间,发给辽东军费2018万两白银,辽东经略熊廷弼还制定了耗时八个月,用兵十八万,饷银2160万的战略蚕食计划。

万历朝的老底,完全能支撑起战争的巨大财政消耗,三年能拿出近三千多万两白银,而且九边等地也不欠饷,魏忠贤主政前夕,明朝的家底很厚实。

晚明朝廷所征的商税、海税属于杂项,包括“内地关税”、“地方商税”、“番舶抽分”、“房地契税”、“竹木抽分”、“矿银”、“渔课”等,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十万两,很多人用魏忠贤收税的能力,对比崇祯收税的能力,这其实是错误的。

因为战争的巨大财政消耗,少则几百万两,多则上千万,区区几十万两白银,无异于杯水车薪,连雪中送炭都谈不上,所以用财政税收和执政能力,来判定明亡于崇祯或魏忠贤之手,都是错误的。

对比以上数据,仅财政方面,无论魏忠贤是死是活,对明朝的最后结局无关重要。

那么,执行力呢?

魏忠贤执政巅峰,有一个绰号叫“九千岁”,意思很明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文武百官皆听从魏忠贤的命令,这个太监说话比皇帝还好使。

当然,东林人士除外,所以对比崇祯而言,魏忠贤对权利的控制能力,要在皇帝之上,虽然崇祯也是一代明君,虽然崇祯也是政治老手,虽然崇祯执行力也超强。

但是,因为他是皇帝,天授之子,纵使执行力再强,有些事也无法直接处理,在复杂的官场上,崇祯的执行力和控制力,远不及魏忠贤。

这个观点,大家先不要着急喷,我举一个例子:我是正五品,你是正六品,我是正三品,你就是从九品。

通俗一点说:我是经理,你是主管,我晋升总监,你就是经理。

这种一荣俱荣的明末官场现状,很普遍,形容这种名词,有一个专业术语:dǎng派

江山之大,非皇帝一人独有。权利之巅,非皇帝一人所掌。

魏忠贤之所以权倾朝野,因为他是dǎng派的核心领军人物,乍一看皇权至高无上,可是你再厉害,总不能把所有工作都干了吧?(朱元璋除外,他废除丞相制的同时,把丞相的所有工作包干了。)

那么,干掉魏忠贤的崇祯,是否把魏忠贤的所有工作都包干了?

答案,是否定的!

虽然崇祯兢兢业业的工作,甚至一度连续加班,通过敏锐的政治能力,也很好的控制了群臣,但是他没有取代魏忠贤这个角色。

一个,可以一荣俱荣的dǎng派领军人。

权利,是平衡的。崇祯干掉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截取了最高权利的小部分成果,宦权被彻底碾压了,然而一直被宦权碾压的更惨的东林人士,以十倍于胡汉三的精神面貌,重返朝堂。

权利被打破了,东林人士比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勤于政务,然而这一切都不是核心,最核心的是朝堂成了东林的一言堂,而宦权在崇祯冷漠的目光中,压根没有星星之火的趋势。

原本皇权、宦权、相权三分鼎立,崇祯亲手撕毁了这个平衡,变成两权并立。这导致崇祯时期的综合行政能力,急剧性的下滑,因为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东林和崇祯瓜分了宦权,也就拥有了相当的义务,可是这些义务,他们却并没有执行。

比如,背黒锅、唱黒脸,朝堂上的炮灰没了,所有人都不敢露头,崇祯真心想办点事,东林却打着自己的算盘,这事儿办好办不好,都特么的要背黑锅,免不了被人喷一身,干脆不说话。

这一特点,崇祯是很明白的,但却忽略了这一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所以他临终前才会怒喊:诸臣误我!

魏忠贤若是不死,三权分立,日子还是该过过。

比如,崇祯想先和清军和谈,环节两线作战的压力,尽全力剿灭闯王,然后稳定发展两年,再出兵收拾清军。或者反过来,先和闯王和谈,先收拾清军。

这种军事态势,对于崇祯及大明所处的环境,是极为有利的,而且崇祯一道圣旨下来,成功的几率非常大,几乎就是百分之百。

我这么说,不是乱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明军虽弱,可明末猛将辈出,如果不是东一锤西一脚,集中拳头只打一处,清军或闯王,完全招架不住的。

而这一点,清军明白,闯王明白,崇祯更明白!

然而事实的坑爹之处就在,崇祯代表的皇权想这么做,可东林代表的相权却不想,很明显这事儿是要背锅的,他们又不傻。

宋朝一个檀渊之盟,寇老西被喷了N年,这都是前车之鉴啊!

假设,魏忠贤没死,宦权和相权对半分,你东林不同意,那崇祯只需要动动嘴皮子,说服宦权,然后再整一个三方表决,很轻易的就能把这事儿给办了。

原因很简单,皇权是权利的巅峰,宦权和相权是分支,后两种都是皇权赋予的。

你不干自然有人干,除非宦、相结合,才能架空皇权,比如张居正和冯保,宦相结合,任凭万历再牛,你说话就是不好使,圣旨又如何,直接票拟驳回,密令又如何,直接号召给事中喷死你。

宦相结合,才能真正的号令天下,反之宦相不合,皇权才能坐收渔翁之利。这一点,嘉靖很清楚,无论是奸臣严嵩,还是干臣徐阶,说白了都是给我干活的。

可惜,崇祯到死都没回过味来,除了大骂诸臣误我外,别无他法。

崇祯他确实是极其聪明兼政治能力超群帝王,很多事情我们后来人看来,崇祯是典型的刚愎自用性格,其实事实的真相,远没有这么简单。

比如和谈,是真的和谈吗?搞笑,傻子都能看明白这是缓兵之计!

但是,你的使者跟闯王或者皇太极说,如果拒绝和谈,我们将倾举国之兵干死你,来一个鱼死网破,你谈不谈?

明知是计,还是要谈的。

能活十年和活十分钟,选择并不困难,这是实力角逐的根本结果。

再浅谈二战,盟军打心眼里看不起东方战场,可假设东方战场失败,那就没盟军什么事儿了,星条君继续坚持为盟军作战,胜利还是有希望的,但是胜利的意义是什么?胜利之后能给星条带来什么好处?答案,很简单,弊大于利。

国与国之前,尚且如此,那么宦、相、皇之间,更是如此。

与其说诸臣误我,倒不如说是自食其果,崇祯干死魏忠贤没毛病,可不应该把魏忠贤代表的宦权,给阉割了,这局三缺一根本没法玩。

魏忠贤是权倾朝野,也是号称九千岁,可是天启皇帝不给予,他能获得吗?所以,崇祯走马上任,魏忠贤第一反应不是干死崇祯,而是尽快获取崇祯的信任,保持他的既有成果。

崇祯很反感魏忠贤,但也知道眼前这个人的能量,当时崇祯和魏忠贤的态度都很微妙,双方都没戳破窗户纸,崇祯决心干死魏忠贤,根本没毛病,但是杀早了。

嘉靖也同样瞧不起宦权,他心里的一杆秤很明白,无论哪一个,都是为我皇权服务的,活着就要为我所用,死了还要烧灰养地。

崇祯是这么想,但是他摧之过急了,假以时日,或许肯定收益颇丰!

啰嗦这么多,只能坐实一个观点: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是不可能的。

因为没有时间了,德军在一战和二战,均因两线作战而功败垂成,反观大明,亦是如此。敌人虽强,但不过是跳梁小丑,大明虽弱,却也不是待宰的羔羊。

两个小丑蹦跶,内部权力的极度失衡,内忧外患之下,这波根本没法赢。即使孙承宗、卢象升、曹文诏等猛将歼灭一个小丑,另一个小丑必然会趁机猛攻,这波还是没法赢。

上上之策,应是稳住一个,干死一个,剩下的闭着眼打都能赢。倒不是说和谈就是必然的选择,挑拨两个小丑,方法多了去了,蒙古和女真压根就不是一条心,相反和大明也不是一条心,敌人也不见得就是那么团结。

崇祯随便玩几手,逮住一个整死,主客之势立马翻转。比如宋朝招降梁山,不是打不过梁山,而是剿灭梁山,便宜了方腊,明白了没有?

假如,承认大顺的合法地位,前提是抽调部分兵力出关抗击清军,崇祯笑看狗咬狗即可,无论谁输谁赢,对大明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因为大明的主力尚在,干死任何一方都绰绰有余。

所以,我不得不再次重申一个观点:明亡,毁于两线作战。

最后小结一下,不是给谁翻案,而是感叹那一段往事,毕竟很难找到一个大明这样的朝代:不合亲、不和谈、天子守国门。

虽然历史没有重来的机会,但是我们不该遗忘那一段茶余饭后的动人往事,以上观点皆为我的个人观点,如有冒犯,还望指教,在下定洗耳恭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