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王村
文图|南楚人
王村古街细雨斜着扫进阁楼,小街上非常寂静。
不记得第几次住进土家别院,每次来王村,朋友都会安排夜宿这家客栈。
王村是个古镇,王者之村,很久以前是土司的行宫。土司是土家族的王,王宫叫老司城,这处行宫便叫王村。王宫和王村位于湘西永顺县。
王村建在陡坡上,一条石板路弯弯曲曲通往河边,两边一栋挨一栋的民居,以前全是木板房,古香古色很有韵味,现在夹杂一些水泥建筑。石板路尽处是码头。
街道邻水一面建有吊脚楼。从阁楼往外看,几级瀑布依次跌宕,越往下,瀑布落差越大,最后一级为十几米高的悬崖,富水季节如黄河咆哮巨浪滚滚,似王者气吞万里。
王村一角 客栈小景许多年以前,我随一个摄影团来湘西采风,王村为其中一站。那时的王村,只是美术摄影人心中的驿站,不是热门旅游景点。
夕阳西下,当地男女老少会到几处小瀑布下洗澡,男人一堆,女人一堆。飞瀑,碧水,画面美得醉人。摄影团里的老师都想去拍姑娘,又不敢去,心里痒痒的鼓捣我。我年纪最小,充满好奇,也很野性,拿起那部双镜头海鸥就走,将快门调到高速,边走边按,东张西望盲拍。
回到房间,心跳得厉害,惊鸿一瞥中姑娘们好像什么也没穿,长得那么水灵。老师有的夸,有的开玩笑,大家恨不得立即将胶卷送进洗印店冲洗。有人说想出去转转,一会都出去了。
在王村只停留了一天,下一站是邻近花垣县的茶峒,沈从文小说人物翠翠的家乡。一位老师从女服务员那里打听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正在王村拍电影《芙蓉镇》,女主角刘晓庆也住这家旅馆。这个消息让大家很兴奋。尽管我更喜欢小花陈冲,遇到了刘大明星,心里还是莫名激动。
我取掉了相机丑陋粗笨的皮套,手捧着海鸥去找刘晓庆。
转了几圈,真的在一个门口见到了她。快门才响起,刘晓庆闪回房间,里面冲出一个胖女人,凶巴巴的吼叫不准拍。刘晓庆没有再出来,那个女人一直叫骂。真想扇她一巴掌。我默默关上海鸥取景窗,十分沮丧的离开。
没多久吃中饭了。食堂里有好几张桌子,除了搞美术摄影的各路人马,还有上影厂的工作人员。突然,隔壁两桌发生了冲突,撸起袖子准备打架。一问,上影厂有人将啃光的骨头扔到了旁边桌子上。那桌全是长沙来的学生,说他们故意的。斗殴一触即发,两边领队赶紧出来制止,一场好戏嘎然而止。我有些失望,被那个胖女人骂后,一听说又是上影厂的人就恼火,真正打起来,估计会参战支援老乡。
从小客栈看王河(猛洞河) 一家小客栈好漂亮的牛头装饰男主角姜文那时没什么名气,见到了也不会有打开镜头盖的冲动。没想到这部片子后来红得发紫,不仅刘晓庆更火了,姜文也一片成名,连王村都改成了芙蓉镇。过了几年,台湾也拍了部35集连续剧《芙蓉镇》,同一个故事,女一号赵雅芝,主题曲姜育恒唱的,很多大陆人根本不晓得有这么部片子。外景地肯定不是王村,也没见捧红另一个芙蓉镇。台湾拍大陆剧真的有些好笑,从服装到语言,生生拍成了民国滑稽悲情剧。
第二次去王村,满街都是“刘晓庆米豆腐店”。《芙蓉镇》里的刘晓庆是豆腐西施,不过名字叫胡玉音,王村人才不管。
第三次去的时候,王村卖门票了,瀑布下的妹子不见了,摊子上千篇一律的旅游小纪念品,好在瀑布还在。
小客栈供台。致富不忘刘晓庆,发财全靠芙蓉镇 小街上打土王牌的客栈不少很多年以后,王村又成了我常去的地方,仍然会到那条熟悉的小路上走走。让人惊喜的是老街上的水泥建筑少了,可没差别的商业气息仍然浓郁,去那条石板街的次数也就少了。
石板老街是芙蓉镇核心景区,自然有味道。
我更喜欢夜宿的这条小街,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一色小客栈。因为和老街隔瀑相望,距离产生美,看街看河看老宅更加漂亮。站在阁楼里,牛皮哄哄的瀑布挂在眼前。这边的建筑多数保留了土家族民居风格,据说有些从外面整栋买来老房子组装的,装饰得各有特色。唯有一点不敢苟同,家家户户竟然挂的南瓜灯,不伦不类,在昏暗的路灯下有些瘆人,真的不喜欢。南瓜灯是西方万圣节的标志物,传统做法用南瓜雕刻而成,国内市面上的几乎都是塑料制品,确实防风防雨耐用省事,可一个这么民俗的地方,挂些中国的大红灯笼会好看得多。
这次夜宿王村,印象最深的有两幅对联,全在我住的客栈见到的。一幅在供台上:致富不忘刘晓庆,发财全靠芙蓉镇;另一幅在大门上:天上不会掉馅饼,撸起袖子加油干,横批“主席说的”。
大门口的时髦对联 来王村拍电影的不少 清晨,另一条街口 喜欢这种细节 抬头看也有味 出早摊的老人和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