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来信吴军的谷歌方法论读书

通识教育的数学很重要

2018-02-09  本文已影响32人  京乘随想

关键词:堅毅

谷歌方法论第11周回信

吴军:

本周正式回信的主题,请你谈谈,通识教育中,哪个科目比较重要,为什么?


2017.02.09 我的回信

吴军老师,您好!

        这周谈通识教育,其中的数学我认为最重要。除了老师提到阅读理解和逻辑能力之外,我认为数学其实在培养『坚毅』,这对我们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数学与坚毅有什么关系呢?我用两个知识洞见和我的经验分享予您。

       格拉德威尔是个有趣的社会观察作家,他在《异类》一书中,谈稻米文化与数学能力,解释耐心和数学成绩的关系。精细耕作的生活方式,让亚洲种植水稻的农民,一年要花将近3000小时工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坚持,每年才能在狭小的土地得到回报,这样韧性的文化,将坚毅的性格『种』到基因里面。

《异类》及作者Gladwell

        一般常认为亚裔的智商较高,但研究世界智商的权威弗林(James Flynn),却认为亚裔学生的数学较好,并非智商优异。而格拉德威尔想到“文化差异”的可能,这个差异就是『坚毅』。

        书中有个实验:柏克莱数学教授Schoenfeld 让受试者以模拟软体输入 x 和 y 的值,学习“斜率”的概念。这个虽然只是初中的数学概念,但或许很多人都忘了——连格拉德威尔本人也是。给受试者布置的题目是:做出一条与 y 轴平行的直线,当受试者固定 x 值后,不断改变 y 的值,从 5、10、40到80,她发现直线越来越陡,但始终离垂直还有明显差距,这时她陷入思考。接着她输入100后,又打住开始沉思。过了一会,她像悟道一般喊了“原来如此!垂直的斜率无定义。”而斜率的概念,就是 y 的变化量除上 x 的变化量。前前后后,她总共花了22分钟理解斜率,这是 Schoenfeld 教授发现学好数学的秘密。这个过程是个不连续的跃迁,最后一刻的『得到』,就像阶梯一般,没有走完第一阶,是跳不到第二阶的

        每四年有个调查,专门针对中学生的数学及科学能力做测试,简称TIMSS。前五名的是新加坡、南韩、台湾、香港和日本(中国当年未加入),而他们都受稻米文化影响深远。史丹佛也有个研究,出一道难题看受试者愿意尝试的时间,美国学童平均是9.47分钟就放弃,而日本学童则花了13.93分钟尝试,可以说,学好数学相当于训练好坚毅的素质。这是《异类》一书关于数学的洞见。

        另外,有本畅销书大家应该不陌生,是心理学家 Angela Duckworth 的《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其中作者提出『坚毅Grit = 热情 + 坚持』,列举有所成就者,必备热情与坚持。虽然大部分的人因为考试压力,数学并非热情所在,但不妨从一段话来借鉴:“要想成为坚毅的人,要在对的方向上持续地努力。”数学的问题,也要理解现有条件和已知后,利用正确的定理、公式做出来;除此之外,还得在繁复的过程小心计算、耐心验算。

《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学习数学最可贵的在于解题的过程,文科的题目相比之下通常一翻两瞪眼,会与不会之间明确分别,而理科的题目常需要推理和努力,无形之中塑造了坚毅的精神。数学的成绩好坏,很大程度来自学习态度,抱持积极的想法,耐心与题目死磕,才能得到“原来如此”的畅快。这个是我从《坚毅》一书得到关于数学的洞见。

        最后,我从自身经验,分享数学对培养坚毅态度的观察。我担任两位高三学生的tutor,他们的程度一般,十道题中第一时间只能完成四、五题,我的目标就是要帮助他们找回数学的信心,并且会做七题以上。除了将核心定义提纲挈领之外,我主要从两方面下手:看懂题目和培养耐心,而后者尤其困难

        阅读理解和逻辑能力,是看懂题目的必备条件,我会要他们“转述”一次题目,但不是照着题目一字不差地念完,而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这个过程他们能找到条件、明确问题,每句话包含的条件也能一一侦查出来。当然,看不懂题目还可能来自一个问题——耐心不足,就像美国学童一半以上,无法在难题上坚持超过10分钟。

        我的做法是:刻意观察学生思考难题的过程,当他们卡住思考时,我不会立刻给予提示,即便他们将眼光投向我,希望得到线索时,我也鼓励他们再想想,而通过思考悟得的方法,往往更容易记得住。虽然在考试的压力下,并没有太多机会能让他们花时间思考,但我确实看见『坚毅』在他们身上慢慢长出来。有一次我忍不住要说出解题关键,那个男孩激动地说“先别讲,我快想出来了!”当下我非常欣慰,因为这份坚毅,我知道未来即便他遇到困难,也会执着、耐心地完成。

担任数学tutor的经验,虽然不确定能对学生有多少帮助,但我利用《异类》书中提到的作法、实际应用在教学上,明确了数学在通识教育中的目标。未来,我对儿女教育也有所期待,希望能将这周谈通识教育的精神,传达给儿女。在数学中培养坚毅,找到热情能够自我驱动、耐心学习完成认知跃迁,人生这场马拉松,也就无所畏惧了!

预祝 春节愉快

才田京乘

2018年2月9日

后记:

本文参照资料,包含《异类》一书第九章:稻米文化与数学能力、《坚毅力 Grit》以及精英日课第一季《关于“智商”那些事》,以及谷歌方法论本周谈及通识教育的内容。以上资料,供您参考。

另外,在思考回信内容时,发现也与前几周的主题很有相关,包括热情来自『自我驱动』,以及学习中的不连续性,这点与创新、发明也很类似。知识的意外连结,是思考的恩赐与福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