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朋友(一)
我不止一次想要写一些关于个人的这些年的经历,也是一次内心世界的梳理。几次动心起念,却又都不了了之了。
这篇文章,就算作是打破拖延,先写一个故事梗概。日后再来补充修改。
15年末,第一次观看了罗胖的跨年演讲。这个大忽悠说要坚持搞20年跨年演讲。
主题叫《时间的朋友》。
那一年我刚毕业,我突然意识到,正值青春这场短暂的戏份当中的我,总得做点什么。
等到多年之后,我又将如何来回忆这每个人仅一次的经历呢。
16年,我放弃校招身份离开模具厂去了德邦物流,正是这一年,我认识了坚持写博客起家的李笑来、计算机科学家转投资人的吴军,这俩人没啥关联,但他们都让我明白了写作的重要性。还有吴军那本《智能时代》,激动的让我跟同事吃饭时都常说出一些奇怪的话来。
有一天,唐亮又来找我吃饭,我第一次讲出想转行IT的想法来,没曾想,这小子都在自学java了,两个人一拍即合,便开始筹划着各自有多少积蓄可用、去哪里学……
最后我们决定,成都。
17年初,我俩搭上了火车,回到成都后终于见到了大学同学,作为重聚礼物,我给每人带了一本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其实,做这种装逼的事情是很需要勇气的。
……
18年六月我加入了007写作社群,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因为7天一篇写7年,7年后一起去南极,听起来就挺好玩儿的。
七月,我开始在朋友圈给好友评论写诗,事实上,那是我第一次写那玩意儿,与其说是学习写诗,不如说是意外的找到了一个"容器",它足够能装下一个人那些不可言说的思绪
有一天,彭超零童鞋突然问我大数据好不好学,我来不及去想他哪根筋又抽了,我俩在路边的小餐馆,阔谈了一宿,且不说大数据的趋势,我知道,鼓励是一种稀缺资源。
这大概就是这几年来的一条明线,至于暗线,那或许没法细细描述了罢。
我最想说,我越来越有一个感触。
它是一段旅程,关于体验的旅程,并且这段旅程,无数人都已经走过了。
这个时代很特别,它至少让"链接"这事儿变得非常便捷。
那么,有什么理由不多认识几个——时间的朋友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