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五)|预测之耻
一、预测,还是掷骰子
每每到年初,很多公司都会组织大量中高层管理者进行新一年的业务预测。各个公司的业务预测风格多样,工具繁多。但是否有人注意到这些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呢?有多少预测的重点工作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又有多少重点工作无疾而终,好像没有多少人关心。
实际上,如果能够有10%的重点工作完全与预测相符,比例已经非常高。绝大多数预测都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偏差,就是所谓的"计划没有变化快"。说到这里就会有人说,这个比例还不去赌场里掷骰子来的准,为什么还会有人乐此不疲的组织这种预测活动呢?这些投入是否太浪费,节省下这些成本同于其他领域的业务是否更有利业务发展呢?
除了公司业务以外,股票价格,以及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等价格,也都是被广泛预测的对象,实际的预测效果大都不理想。但为什么这些预测还这么有市场呢?我们要如何理解预测这件事呢?
二、 预测为了更安全
既然预测的准确率还不如掷骰子来的高,但还会有人乐此不疲地去做,那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全感"。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潜意识里都希望自己更加安全,都不希望自己陷入到危险的窘境中无法自拔。为了追求足够的安全,就需要提前识别出危险,并提前避免这些危险,所以,预测也就成为了必需。当然,为了可以更高效地规避风险,预测就需要更精准,也就导致了各种预测方法的出现。但是,预测的精度并未因此提高太多,反而因为预测工具的使用不当,预测的准确度还有下降。
这样看,预测提高了安全感,但实际上完全按照预测一板一眼地做,却并不安全。也就有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
不只为了更有安全感,还要更安全。非常有必要深入地了解"预测",尤其如何可以有效利用"预测"。
三、预测准确度受大量因素影响
应该说,现实世界因为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有非常高的不确定性。比较为人熟知的如"蝴蝶效应"。印度洋上的一只蝴蝶振了一下翅膀,可能会导致地球下面的美洲大陆出现一次强风暴。
而经济学中的法律无效定律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法律都只会是颁布初期的短期有效,经过了长期执行后,人就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挖掘法律的漏洞,并充分利用这些漏洞为自己谋求利益。比较典型的就如当前楼市的限购政策。当出台家庭限购政策时,就会催生出假离婚的规避方案。有户籍限制时,也会有一些通过公司大量购置房产的情况。法律条款都有适用条件,也就会有无效的条件,就有可能被人规避和利用。所以,法律条款也只有不断去修正才可以适应世界的快速变化。
另外,书中也提到了一个预测悖论:
如果我能预测你在特定情况下的所有行为,那么你就不像你所想的那样自由。你只是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的机器,你说命运的奴隶。
from 《黑天鹅》,第十一章 怎样寻找鸟粪
有非常多的因素影响事情的实际走势,如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它们增加了预测的难度。尽管如此,预测也不是完全无意义的。只要了解预测的限制,合理利用预测的结果,预测仍可发挥其重要作用。
四、如何利用预测
预测受到多种复杂因素影响,所以准确率比较低。但在一定的范围内,预测的准确率也还是有非常高的优化空间。这里给出几点关于预测,以及利用预测结果的几点建议:
-
预测范围,而不预测具体事件。
预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波动会比较大。但使用范围预测,也就可以加大预测结果的准确度。比如预测石油价格会上涨,就会比预测石油价格上涨1美元要更准确。 -
没有无条件的预测。
当预测某件事情会发生时,一定要给出充分的预测条件。只有那些条件明确的预测,才会有实际意义。比如某个合同会在明年二季度落单,就需要明确合同落单的前提条件,如这个业务仍然是客户的重点工作,客户将有足够的预算,以及直接主管没有岗位变动等等。当某一条件不满足时,就要重新审视这个预测结果还是否有效。 -
尽量做短周期预测。
应该说时间是所有不确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时间越长,引入的因素越多。常说的"夜长梦多",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可以通过压缩预测周期,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但是,预测周期也不可能无限制地被压缩,需要与业务特点相结合,取一个可以执行的最小周期,作为预测周期。 -
预测结果需要基于实践去修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地修正预测,才能使预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可以及时发现预测中的关键问题,也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世界。
预测不是通向目标的地图,照着这个地图走一定会迷路。它只不过是一枚指向目标的指南针,并且是一个需要不断需要修正的指南针。按照指南针指引的方向紧盯着目标走,才可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