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管理 看清对方真正的需求,避免沟通僵局
崔璨
一、沟通不畅,因为只看到“我”,没有看到“你”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话不多、口才也不算好,但是跟他沟通起来,你总觉得很舒服、很受用,如沐春风,他随便说几句话,就可以让对方连连点头说是。我们都想成为这样的人,因为在现在这个高协作的社会,沟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这就涉及沟通的第一定律:在沟通的过程中,每个人最本能的关注点都是自己。
在我们通常的认知中,我们总觉得,对方需要“你”给出什么有价值的回应,但往往,对方真正需要的,只是让自己被看见。
什么是“被看见”呢?一切的关键就在于“以谁为中心”。
以“你”为中心,就是站在你的语境里,你是主角,我要做的,是去听到你的心声。
我们把这种以“我”为中心的沟通方式,称为“I型沟通”。“I”代表“我”。
二、I型沟通:我是为你好,怎么会有错?
你可能会说:“虽然主语是‘I’,但是我想要解决的,可都是他的问题啊,我可都是为了他好啊。”这就是“I型沟通”的特点:解决问题的核心人物是“我”,而不是“他”本人。
你要真想帮他解决问题,首先得明白:这是他的问题。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会掉进一个陷阱:在沟通的时候,分不清彼此的边界。
这些都是“I型沟通”的口头禅:我提醒、我建议、我认为、我想好了……总之,有办法的都是“我”,似乎“我”才是解决问题的主角。
I型沟通的弊端一:否定情绪,关闭沟通
“I型沟通”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时间久了,对方还会用自我封闭的方式来防御潜在的“被伤害”,保持沉默,关上沟通的那扇门,不愿意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型沟通弊端二:导致争执和冲突
有时候,沟通不当,还会导致更激烈的结果,造成争执和冲突。
很多人都会犯这个错误:只带着嘴巴,却没有带上耳朵。我们往往都着急“说”,而忽略了“听”。这种沟通,欠缺的不是说话的技巧,而是一种思考的方式。
三、U型沟通:把“我”变成“你”,才能展开真正的沟通
会产生“I型沟通”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忘记了应该以“谁”为中心。我们总是忍不住把自己的立场放进别人的问题中,替别人去评判或解决。我们忘记了,他的痛苦、委屈、失望、难过……都是属于他的人生,他才是他自己生活的主角。如果你想和他建立沟通,就需要调整到他的情绪频道上,以他为中心。在这样的沟通中,主语就不再是“I”(我)了,而是“YOU”(你):你认为、你觉得、你感受到了……
我们把这种沟通方式,称为“U型沟通”。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核心学说“课题分离”。“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它的核心概念是:谁困扰,谁负责。具体应用在“沟通”上,就是:对方困扰,对方负责,以对方为中心。那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
U型沟通方法一:学会发放“邀请卡”,打开对方的话匣。
以对方为中心,就是邀请他表达,把话语权留给他,让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比如用这样的引导性语言:“哦,是这样啊?”“愿闻其详”“展开讲讲”“我想听听你的想法”……这些话,看上去没有任何“营养”,没什么信息量。可是,它们不带有评价,传递出来的信息是:“我很期待听到你的感受”“我尊重你的想法和情绪”“我希望更多地了解你”……它们就像是一张张“邀请卡”,能让对方打开沟通的大门。
U型沟通=你+感受
也就是以“你”为主语,共情“你”的感受,并说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有共情的能力,看到对方哭,我们能体会到他的难过;看到对方受伤流血,我们大脑中也会有疼痛感;看到对方笑,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快乐……这些都是共情。只要遵循内心的感受,帮对方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他就会感受到自己“被看到”,就会更愿意跟你进一步聊下去。
U型沟通方法二:学会提问,让对方找到答案
有些人认为,只是当一个共情的“倾听者”,帮对方释放情绪,这确实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但是只涉及感性层面。除了在感性上支持他、理解他外,我们就只能袖手旁观了吗?难道不应该提意见,进行讨论吗?
当然可以。会有一些方法,可以既让你给他提供帮助,又不至于越俎代庖,侵占他的边界,那就是成为对方的“协助者”,协助他寻找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叫苏格拉底提问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当学生向他提问时,他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不带预设”的提问,引导学生自发去寻找更深层的问题,生成自己的答案。
“不带预设”,就是不含任何“我”的价值判断,引导别人说出他自己想说的话。苏格拉底把自己的这种方法称为精神的“助产术”——助产婆只能帮助孕妇生孩子,而不能代替她生孩子。
四、确认感受是成功沟通的前提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离不开沟通。
不管是I型沟通还是U型沟通,都是沟通技巧。但只掌握沟通技巧,多数时候是无效的。虽然我们能学会主语都换成“你”,但心里还是以“我”为中心;明明说了“你看上去很难过”,但你发现对方根本没有感受到。这种时候,不是技巧没有学到位,而往往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沟通背后的真实诉求。
在所有技巧的背后,有一个最根本的认知:沟通,是为了确认一些感受。确认我被你看见了,确认你跟我站在一起,确认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这个微小而迫切的愿望,发起一次又一次沟通。
如果能确认这一点,那么不管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会完全失去信心。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自己的路上一直走,我们自己解决过很多困难,有过很多办法。只是有时候很孤独,需要在你爱的人那里得到一点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