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稿库佳作精选想法

妈妈,妈,老妈

2021-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溪之兰

“老妈,我走了,拜拜”。午睡后,女儿洗了把脸,边开门边跟我告辞上学去。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女儿不再叫我“妈妈”了,而是“老妈老妈”地喊。当我意识到这个变化时,女儿不叫我妈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无论跟我说什么,一声“老妈”先行,再讲事情。

女儿对我的称呼有一个变化轨迹:妈妈,妈,老妈,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小变化。

女儿从小胆子不大,遇到点事情总是妈妈妈妈地喊,寻求帮助和安慰。“妈妈”这个叠词从会说话到四五年级左右,也就是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一直未变。

一声“妈妈”仿佛能给她带去无尽的安全感。这个时期,妈妈是她的一切。遇到困难了,身体不舒服了,有不懂的问题了,人际交往中遇到解不开的困惑了,冷了饿了,一声“妈妈”,如春风,如冬阳,仿佛化解她所有的不安。

六年级的时候,女儿个子长得比我高了,对事情的看法有了不同的理解。再也不是那个唯命是从,大人说啥就是啥的年纪了。偶尔一声“妈”,单字称呼,直截了当,干脆利落。

我回想一下,六年级和初一,“妈妈”和“妈”常常交替使用。尤其是初一,新的学校,新的学习环境,加上她所在班级是所谓的好学校里的精品班,面对强手,女儿的压力还是有的。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晚上九点多下自习,与小学完全不同的作息时间,女儿适应了很长一段时间。

“妈妈,好困哪”,“妈妈,今天晚上学校的晚饭直接无法入口”,“妈妈,今天我和谁谁谁吵架了,你听听,是我错还是她错”……在她需要倾诉和倾听时,一声,“妈妈”,仿佛自动撑开一把遮阳遮雨的伞,打开便是一片艳阳天。

喊“妈”的时候呢,应该是人家意气风发的时候了,也是她像个大人的时候。

“妈,我这次期中考试排名年级前三十”,“妈,我觉得我再努努力,应该会超过谁谁谁”,“妈,别忘了吃药啊,我上学去了”……

在这个像大人却还未真正长大的“准青春期”,女儿对我的称呼或妈或妈妈,随时切换,切换自如。当然,母女有争论甚至争吵时,我就变成了没有称号的人了,人家气头上,无论是“妈”还是“妈妈”皆不出口。但放学回来,一定是一句热腾腾的“妈妈”,主动跟妈妈热乎起来。

今年初二开始,女儿仿佛又长大了一些。有时候,盯着她美丽的青春脸庞,正凝神做着自己的事情,像做梦一样。那个呱呱坠地的小婴儿,就这么长大了?

初二的女儿会跟我分享说:“老妈,等我有了工作,我带你和老爸周游世界”,“老妈,我们今天学了一篇余秋雨的文章,超棒,你来欣赏一下”。我的感觉是,初二的女儿开口说话一定是“老妈”当前。

一声“老妈”,有青春的自信,独立,有对日渐老去的父母的感恩。日渐有力的翅膀将带着她感知人间疾苦和美好,那个时候她会叫我什么呢?老太太,老娘,母亲大人,妈,还是老妈呢?

记得一个视频,一位耄耋老人,一早上醒来哭了。儿女问他怎么了,他说:我梦见我的妈妈了,我想妈妈。

原来,在我们年老体衰时,我们又变回了孩童,变回小时候依恋妈妈的那个孩子。一声“妈妈”,依然是我们心中最暖的太阳,那么温柔又那么有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