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倒逼社会变革

2015-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渡野

好吧我承认有一定标题党嫌疑,但这真是我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句话。

故事是这样的,当我终于记得到针灸店怎么走不用手机导航的时候,我华丽丽的把手机落在了店里。于是乎开始了我两天没有手机的生活,并且得出以下心得(一点一点层层推进,最终得到标题的结论):

1,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当我想到手机的时候,我是想,

1>有没有人找我

2>江湖上在发生什么

3>有没有什么有好文章

有没有注意到,Top3其实占据了90%的手机使用时间,而且全部由微信独家播出

4>我现在该做什么:Calendar

5>该定闹铃了

2, 虽然我知道我完全可以在网上看所有我想看的文章,但我已经没有那个习惯了。

3,自己独处时,在除了看书,思考,写文章和写project进入状态的情况下focus span都非常短。尤其是状态不佳,比如写码写不下去时,focus span几乎是几分钟一断。发现这一点是因为意识到“看看微信上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发生“的反应不停的启动失败。当然这也是因为我每次都启动失败所以我才能意识到我在尝试。如果我有手机的情况下,很多情况下是没法意识到的。

4,上一条的反应本质上是对 instant gratification的需求引起的。每当当下事情不顺,或者觉得当下需要干什么不是非常明确的时候,简单来说自我满足不够的时候,大脑就会自动启动自我保护,也即对gratifaction的填补。而social network是最方便最直接的方式(你能想到的干任何其他事的启动程序都基本上比它time或energy costly)。于是我们就建立起了每当gratifaction下落到一定阈值时就去检查社交网络的条件反射。

5,由此可推出,每当你去看手机时,都是你对当下的事感受不到足够的愉悦的表现,至少没有刷微信高。

6,大家不要太内疚,刷微信的大脑愉悦程度是很高的,而且里面确实有不少高质量的信息。

7,确实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不假,但这个条件反射变得越来越根深蒂固时问题也很大。本来做一件事时大脑愉悦程度时上时下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哪有那么讨人喜欢的事能让人一直投入。但是在没有这个条件反射的时候,事情不顺时我们也不会想着就暂停了干点其他的,毕竟其他事情的启动成本也不低(想着看一集纸牌屋要花四十分钟我就望而却步了)。但微信不一样,拿起了也可以立马放下(至少潜意识里会这么天真的认为),启动成本很低,愉悦程度很高。于是大脑就想要不停的中断,影响效率和质量。青蛙也迟迟啃不下来(青蛙是指做着难做同时又不感兴趣的事)。

8,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dillema。随着社交网络的根深蒂固,我们的focus span越来越短。但是也正是随着社交网络的根深蒂固,我们对优质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想要产生优质的信息,需要的却正是足够集中的注意力的投入,对各种各样小事的执行能力。

9,我不是在谴责社交网络。它带来的好处是天翻地覆的,信息的传播,视野的开阔,大众批判思维的锻炼(想想以前一边倒的舆论和现在不同的有深度的各种声音的出现),舆论对社会体制问题解决的推动。但是这个short focus span和对当下的脱离的副作用也是不可忽视。

10,但这个副作用我认为是有正面作用的,以倒逼人们进步的方式。为什么这么说?short focus span对人们做出优质工作有抑制作用,但人们的short focus span又对社会的优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要想调合这个矛盾,人们不得不去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行业:只有自己真正喜爱,不管多难都不会让你觉得是frustrated,而是EXCITED! 只有这种模式才能真正克服short focus span的问题。

11,当大众逐渐认识到这一点时,这将是促使整个社会行为方式的变革。因为雇主意识到了,只有招真正热爱自己岗位的员工才能保证员工好好干事。只想赚钱的人也意识到了,只有真正做自己所热爱的事才能保证自己能够升职赚钱。

12,这时候,社交网络的缺点减弱了,优点尽存,对这些人来说社交网络将更多的是促进作用。简而言之,社交网络让强的人更强,弱的人更弱。

13,这么看来,追寻自己所爱,不仅是变得卓越的需要,已经是不被淘汰的需要了。

看来我是标题党了,把标题中的微信换成社交网络就准确了。不过鉴于80%的社交网络行为现在发生在微信上,这个标题对于这篇文章是80%准确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