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少年 Ι 那个卖血的男人(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44933/6dc07c66659626f8.png)
有时觉得,人生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人性也是,似乎世间一切都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然而,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许多优质的表达方式,只要你肯用心观察,你就能发现有许多优美的文字与它所描述的原生内容一样真实、一样美好。
今天分享的这部《许三观卖血记》,德译版为《那个卖血的男人》,是我父辈级大作家余华先生继《活着》之后又一朴实的经典力作。
德国的北德电台说得好“余华的小说以无法抑制的陌生性冲击了我们的阅读习惯”,岂止是冲击了他们的阅读习惯啊!连国内读者阅读到许玉兰在外向路人展示自家“丑事”的时候,都觉得很不理解,毕竟家丑不可外扬已经成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
还有很多读者表示,真实的生活中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行为,怎么可能存在这样的人。
血者,人体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在中国,自古以来,血都被赋予了浓厚的感情色彩,特别是封建时期,宗法制是封建统治的基础制度,而血又是宗法制的基础。
从歃血为盟到碧血丹心,从有血有肉到血浓于水,都能从中瞥见中国人对血的重视程度。尤其是血浓于水这个词,几千年来一直是国人脑海中深刻的印记,即使在人们大力讽刺讨伐封建思想的今天,血缘依旧是亲情的代名词。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44933/fbbc816e764fb2c9.jpg)
流血流泪的人生
许三观,一个曾经靠卖血去证明自己的男人,后来靠卖血维持生计,靠卖血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他是中国传统型顾家却始终无法顾及自己的男人,在这一点上,所谓的“当代男人”是无法与之匹敌的,这是为什么现在离婚率高于过去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卖血之初体验
故事从许三观与爷爷的对话及如画的风景为起点,描述了一个在生活的曲线中,所经历和面对的点点滴滴。生活待他以痛,他却报之以歌。
失去父母的他,唯一的亲人是老得糊涂的爷爷和两个叔叔,三叔不管他,四叔对他却爱如己出。许三观在四叔的房顶上,听到四叔与两个女人的对话,许三观从中了解到,能大碗吃饭和卖血对于人们的意义,它意味着一个人身体的健康程度。
那两个女人一个人叫桂花,另一个是她妈,两个珠圆玉润的大屁股女人激起了许三观的春心荡漾。坐在四叔瓜田里,许三观把自己的肚皮胀得像西瓜一样,并若有所思着什么,于是他把所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叔——找女人结婚。
许三观不想给四叔添麻烦,于是他选择卖血,并对县城里心有所属的油条西施许玉兰发出了突然“袭击”。他拿着卖血得来的钱,备了一份厚礼,上门向许玉兰的父亲提亲,许三观将自己的魅力语言一一呈现在许玉兰的父亲面前。
2. 婚后生活的起伏
提亲一个月后他们结婚了,许玉兰也从侧面发现了许三观的好,五年时间内相继生下一乐、二乐、三乐三个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个孩子渐渐长大,周围爱颠倒是非的人也从几个孩子的长相开始,开启了影像许家未来的八卦之路。
他们觉得三乐像许三观,二乐像许玉兰,而一乐谁也不像。由于许玉兰婚前与何小勇有过恋情,人们开始把议论的结果指向何小勇,他们觉得一乐越来越像何小勇了。
对此,许玉兰在许三观面前时常哭诉着:“我前世造了什么孽啊?”她在哭诉中说出了婚前一个月中被何小勇霸王硬上弓的事实,许三观也因此事与他最爱的儿子一乐开始产生间隙,特别是一乐把方铁匠儿子打伤之后尤为明显。
“方铁匠的儿子被丝厂许三观的儿子砸破了脑袋,缝了好多针…是用钢针缝的,钢针有这么粗…”当真理还未穿鞋,谣言已遍布神州。
因为这个孩子打架事件,充满人情味的方铁匠带人以温柔的方式抄了许三观的家,许三观选择以礼待之。原本不想为一乐擦屁股的他,看着空荡荡的屋子,经过一晚上的思考,他开始想办法把方铁匠搬走的家当搬回来,于是许三观想到了卖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