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相信“钱不是省出来”的人,注定穷一生。
小廖来自一个普通家庭,在国企上班,工作稳定但不轻松,需要随建筑工地全国到处走,住工地,基本是白加黑的上班。工资不高,家里还有刚上高中的妹妹,父母不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有退休工资的单位员工,养老压力不小。小廖一个月6000多块钱的收入,花钱的气势,比的上月入两三万的高级白领。
每次看到小廖花钱如庐山瀑布,我忍不住劝她,工资多少应该留点,考虑考虑以后生病住院生儿育女这些事,小廖毫不在意,大言不惭的说:“钱不是省出来的。”
以小廖的钱商,自己根本想不出这话。这是他公司一位大姐姐告诉她的,小廖听到后,深以为然,便欣然接收,作为自己花钱消费的理论支撑。既然钱不是省出来的,那为何要省钱,为何不消费快活快活。
人要把一个立论当作自己行动的理论支撑,需要一个心里认可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逻辑推理,也可以是范例学习。小廖是后一种,因为给她说”钱不是省出来的”的那位大姐姐,家里就很有钱,全国各地组团买房子,冬天全家跑到三亚避寒。
小廖认为,大姐姐是个有钱人,有钱人对钱和挣钱的看法,自然是正确的。所以钱是不需要省的。
表面一看,应改就是这样子的。物理学教授关于量子力学的看法、化学教授关于分子材料的看法,比我们普通人的看法当然更准确,更接近真理,同样,有钱人对挣钱的看法,自然也比我们普通人更接近挣钱的真理。
那为什么我还打出这么一个恶毒的标语,难道我一个30岁还没成为有钱人的农村青年,会比一位有钱人对钱及挣钱的看法更准确?当然不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财务自由。很多挣钱的机会,从面前流过,我要么一无所知,要么犹豫不前,直到机会大船远去,就要消失在地平线,踮起脚尖,勉强能看到最后的桅杆时,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个可以挣钱。
那是什么让我打出这样的标题,梁静茹的勇气?
是我对小廖这样,将”钱不是省出来的”当作消费理由人的理解。
小廖将大姐姐的话奉为圭臬。她能够理解到,“钱不是省出来的”这几个字暗含的意思,其实是指,一定要投资,靠省发不了财。但是小廖没有意识到,投资的钱,从哪里来,有钱的大姐姐没有说。小廖也没有细究。只要有“钱不是省出来的”这几个字,让自己花钱更心安,并给出一个自己正在做出正确财务决策的幻觉,世界就美好了。
于是小廖抱着“不能省钱,不必省钱”的信仰,坚定的走上消费道路。工资到手,买买买,李佳奇直播,买买买。出门拒绝公交车,口红面霜多多益善。既然“钱不是省出的”,省钱无益,不如花掉,毕竟只有花掉的钱才是自己的钱。
就这样,小廖一个月接一个月的月光,一分钱的储蓄也没有。自然,从来没有考虑过大病保险,养老储蓄,紧急备用金等待东西。稍微遇到大额支出,自然无力担负。
钱从那里来,中国古人有非常简单的四个字——开源节流。开源即挣更多的钱,想更多的门路挣钱,节流即省钱。致富和省钱是分不开的,所以才有勤俭持家的美德。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都是老黄历了,都2020年了,这些封建社会的陈词滥调,拿出来就让人贻笑大方,还摆上台面来讲,简直就是自取欺辱。现在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消费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省钱是会导致经济衰退,经济衰退,能挣到的钱,自然就少了。
是的,资本主义经济,消费是重要的驱动力,但不是全部的驱动力。资本主义最重要的不是消费,而是资本,就如同“资本主义”这个名字所显示的一样。
“资本”是什么,就是用于投资的本钱。什么是投资的本钱,就是你挣来的钱,减去你花费的钱。资本从那里来,要么抢要么积累,反正不能从天上掉下来。“抢”是少数权贵的特权,多数普通的老百姓,只能老老实实的省。这就是“开源节流”的意义所在,挣得多,花销少,所能投资得钱就多。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得增长速度,远远大过劳动工资增长得速度。这就是为什有钱人多说:“钱不是省出来的”。如果一个没有足够投资资本的人,错误的信奉“不省钱”的哲学。等到急需用钱时,会发现生活真的很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