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寻求有效沟通方法
沟通的最高境界,是说要说到别人很愿意听,听要听到别人很愿意说! ——卡耐基
家校共育,沟通很重要。沟通有办法:具体方法
1.充分的沟通准备
2.适宜的沟通时间和地点
3.选择有效的“差异”沟通方式
4.学会积极的倾听
5.使用适切的措辞表达
1.沟通前的准备
沟通的目标、学生的情况、家长的情况、家庭的情况、师沟通能力的提升
家长职业与交流风格:
科研技术人员往往注重客观事实,交流时追求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偏于规章程序,沟通往往趋于严谨;商业以及服务行业人员表达能力强,且富有情感色彩;自由职业或待业人员闲暇时间充足,交流时易出现问题分散、中心不明确的情况。
沟通前四问:该不该:家长真得有责任吗?我有充足的理由麻烦家长吗?(比如学生不认真听讲)
有没有必要:真得是为了教育孩子,还是为了自己教育省劲?还是推卸责任?还是情绪使然?借助孩子的力量、同事的力量和领导的力量能不能解决?
有没有效果?家长的参与对孩子问题的解决确实会提高教育效果吗?
怎么办?能不能在家长来了后给出建设性意见?
2.适宜的沟通时间和地点
综合考虑教师和家长的时间;改变单一的沟通地点
3.选择有效的“差异”沟通方式
网络(便捷性),但效果稍差;电话(及时性)但易给家长造成压力;书信(严肃性);面对面(有效性)最有效。
4.学会积极的倾听
倾听应占50%的时间,提问占25%,说占25%。
往往是听和问的人在主导谈话并达成目标同理心倾听
倾听的技巧:
集中精力
排除干扰,积极投入
随时提醒自己交谈的目的
开放的姿态
克服自身偏见和情绪
不要急于判断
积极回应
使用鼓励性语言
适当重复
即使澄清
适当的身体语言
示意周围安静
拿出笔记本
身体前倾,稍微侧身面对对方
保持眼神交流
点头微笑等等
5.使用适切的措辞表达
学会运用非言语行为;有效运用言语行为;避免滥用术语(关注家长与教师在社会背景、文化水平、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差异。)
在措词方面,应注意做到:
应避免的字词:害羞、偷、懒惰、吝啬、自私、炫耀、会不及格
更合适的字词:内向、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拿、有能力干得更多、难以相处、缺乏共享意识、喜欢吸引注意力、如果…… ,有机会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