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误,就在你的身边
疫情期间,心疼中国。
川普在演讲稿上将“新冠virus”改成“中国virus”,并多次在公开场合使用“中国virus”、“武汉virus”,污名化中国。
美国佛罗里达州某律师事务所宣称对中国ZF发起诉讼,要求赔偿数十亿美元。
澳大利亚某电讯报发文称中国ZF应该赔付澳大利亚每人5OOO澳元(约2万元人民币),因为这场疫情是在中国爆发的。
印度某律师协会和某法学委员会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申诉,要求中国赔偿因新冠病毒造成的国际社会损失,甚至公然宣称“中国秘密开发能大规模摧毁人类的生物武器”。
一时间,天空飘来各种锅,除了转移公众注意力,对疫情于事无补。
没有人乐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掩盖错误的代价是高昂的,是不容忽视的。——《这才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这些锅的底色大同小异,“新冠病毒首先爆发于中国,随后各国也爆发了疫情,所以各国的疫情是由中国疫情引起的,新冠病毒起源于中国”。
乍一看,好像挺有道理,也难怪很多组织和民众选择相信和跟风。
谬误并不是完全不着边际的想法,相反,它们通常看上去既可信又符合逻辑——但却总是有所缺失。——《这才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但如果细品,就会发现,这不过是一个因果谬误罢了,而且是《这才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里提到的五大常见经济谬误之一,事后归因式谬误。作者托马斯·索维尔在书中称,事后归因式谬误的现象不但最普遍,历史也最悠久。
网络图片对于两件相继发生的重大事件,人们往往会把第一件事当成第二件事的起因。—《这才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原因”这个概念,是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由此产生了许多因果关系方面的逻辑谬误,事后归因式谬误是其中一种,它指的是假定事件A先于事件B发生,那么A事件就是B事件发生的原因。
比如有这么一个故事:
小孩发现,太阳早上会出现,到夜晚就不见了,怎么找都找不到,后来他又注意到,家里的保姆也是早上出现在家里,到夜里就不见了,有一天,他好奇地问保姆晚上都去哪儿了,保姆回答:“我回家了。”于是小孩得出结论,保姆的离去导致太阳也跟着回家了。
故事中的小孩将“保姆的来去”与“太阳的升落”联系到一起,将前者当成后面的原因,这其实是犯了事后归因式谬误。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谬误,是因为人类有这种强烈的倾向,愿意相信如果两件事前后脚发生,那么第一件事必定导致了第二件事的发生。
许多迷信,都是由事后归因谬误造成的。在科技水平落后的古代,很多事情找不到解释,古人就倾向于通过时间顺序,寻找两件相继发生的事情,以此来推断其因果关系。
比如头天晚上看见猫头鹰,第二天早上就会有厄运降临;比如向上天祈福求雨、润泽苍生,恰好求来了一场大雨,古人一看这法子管用,便形成了传统。
千万别以为,只有古代才会发生这样的事,只要你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后归因式谬误比比皆是。
有位爱打麻将的友人,每次搓麻都会戴同一顶鸭舌帽,问其原因,他说:“有一次戴上这顶鸭舌帽后,大杀四方,手气好得不得了,这说明什么?鸭舌帽居功至伟。”
有位友人宣称5是他的幸运数字,因为每到5号或星期五,都会有好事发生,要么是自己喜欢的电影上映了,要么是股票涨了,要么是抢到微信红包。
包括很多所谓股票分析师,在当天行情结束之后,对着走势图分析得头头是道,“这支股票之所以会涨,是因为符合某某指标”,次日,同一个“原因”又会被用来解释“为什么这支股票会下跌?”
以上这些,都属于事后归因谬误,不是将“偶然”当成了“必然”,就是将“相关”看成了“因果”。两件事情先后发生,有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也有可能毫无关系。
识别因果关系,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要怎么做呢?只需要多问一句:还有其他原因吗?
打麻将大杀四方,还有其他原因吗?也许当时身体状态比较好,思维活跃,戴鸭舌帽只是“偶然”之事。
每到星期五就有好事发生,还有其他原因吗?好事经常会发生,也许那天临近周末,心情大好,注意力更易集中于让人愉悦之事上。
现代社会浮躁,更需要客观冷静的思考者。
还有其他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