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方法论国学文化经典

幸福之道

2020-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红梅_c8da

幸福是什么?

我对幸福的理解不大气,格局很小。

我认为幸福就是,首先把自己过好,吃得好、穿得好、少得病;其次把家庭经营好,父母孝敬好、兄妹照顾好、子女爱护好;再者把工作做好,在单位敬重领导、爱护同事、服务好客户。那么领导欣赏你、同事认可你、客户称赞你,父母因你而骄傲,家庭因你而和睦。这就是幸福!

人人都追求幸福,幸福从哪里来,天上会掉馅饼吗?习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我奋斗了大半生,而今知天命之年,仍然是心比天高,孜孜不倦,汲汲营营,像打了鸡血一样左冲右突,梦想很大,一天不奋斗就不能原谅自己,一天没有收获,就感觉这一天白活了,哪怕今天涨了一点知识,明白一点道理,我就觉得对得起自己了。其实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一种焦虑症,是一种不安全感,是一种不会与自己和解的精神病。

为医半生我知道这样的焦虑症需要纾解,需自我疗愈,于一月前开始学习《道德经》,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找到了与自己和解的方法。同时也后悔年轻时没有遇到《道德经》,一些道理和规律明白的太晚了,不然人生会收获更多,更幸福。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怎样去奋斗,怎样能奋斗的不那么用力,不那么费劲,不那么痛苦,或者说奋斗有没有捷径,有没有方法,有没有规律。这些都能从《道德经》中得道。

首先,青年时。《道德经》说:1、民之从事,常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年轻人刚踏入社会,豪情万丈、指点江山,有开疆破土、挥斥方遒的豪气和锐气,但是方向感不足,经验缺乏,这三句告诉我们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做起,并持之以恒,不忘初心,就会成事。如果失败了,不如意了,要知道,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一切都会过去,风雨过后必有彩虹。

接着,中年时。《道德经》说: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2、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有;3、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人到中年,我们增加了角色,为人子(女)、为人夫(妇)、为人父(母);增加了责任,家庭责任、职场责任;当然我们也褪去了青涩,磨去了锋芒,变得沉稳、睿智。人生从冲锋转向守业,重心从为人转到处事,那么我们就要遵循利他、为他、无私之道,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人生中场会更丰足、更圆满。

最后,老年到。《道德经》说:1、功遂身退,天之道也;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步入老年,回望一生,我们的收获或多或少、成就或大或小、生活或喜或悲,不一而足。这时候我们的心要回归、要安、要和,要与一切相和,和平共处,要知足常乐。

《道德经》是大道,大智慧的宝藏,其内涵博大精深,我等浅尝辄止,难窥一斑。而今略知一二,就令我澎湃的心、肿胀的欲望得以归巢,从而自解、自洽、并自乐。

幸福人生之道在《道德经》,今得道,甚幸!

愿与你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