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平衡整本书阅读与精读?——赴深圳参加2018年
感谢学校给予的机会,九月底在深圳两天的学习,七个讲座,四个课例,获益匪浅。
“会务组对这一次的活动非常用心,体现在这一次虽然是说整本书的阅读,但是它涉及到了语文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提升与发展、文化传承与理解,而不同的专家虽然都是围绕着整本书阅读这个大的主题,但是却是从这以上的四个核心素养的某一点去切入来谈自己在整本书阅读上的认识和实践。”
个人侧重谈谈听完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吴丰强老师讲课后的收获。吴老师讲的是《<呼兰河传>的精读》。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巅峰之作,共七章,这么一本书如何在短短一节课时间内进行教学?把握些什么点?如何将指导落到实处,对得起精读二字?……我怀着种种疑问听了这节课。
一、名著的眼睛如何传神?
1、把题目改为“呼兰河城那些事儿”,“呼兰河城那些人”如何?
学生马上说这样题目要不侧重事要不侧重人,显得片面。
2、改为“呼兰河城”呢?
学生回答这容易更多不是联想到人、事这种有感情的描绘,更像是地理著作。“传”一字除了人、事,而且侧重发生过在历史有意义的,像传记,是人生当中值得铭记的经历。
一个题目在三个选项当中比较,侧重品味出“传”字的人文气息、生命气息,也告诉学生:
“文字是作家推敲、选择的结果”。
看似随意的每一个字,其实却有了生命。
这个精读,马上体现出吴老师本身在宏大一本书里的细微精细的把握,也带出整本书表现的主题,还有萧红文笔的精要。
要为萧红点赞,更要为吴老师点赞,而回答问题同学的精彩更是碰撞出火花。
二、越轨的笔致
由名著的眼睛品味“字”到词语的陌生化以及句子的特殊形式,回归语言本身。
1.词语的陌生化
新课标下如何平衡整本书阅读与精读?——赴深圳参加2018年语文新课标南方论坛之整本书阅读研讨会有感这里用“摸索”和“缠绵”都表现更深厚的情感。
而用“幽美”而非“优美”更是用意不同。
“幽”是幽暗的部分,“美”却依然有美丽的部分。吴老师让学生找出《呼兰河传》故事里分别体现这两个层次的内容,这又涉及对整书的理解和概括,揭示书中矛盾又统一的部分,对一本好书的多义性丰富性的理解。
吴老师小结:
单独写“昏暗”或者“优美”很多,但写出
“又昏暗又美,是大家之笔”。
2.句子的特殊形式
新课标下如何平衡整本书阅读与精读?——赴深圳参加2018年语文新课标南方论坛之整本书阅读研讨会有感前面一句有炫耀的意味,让人感觉特别厉害。句子有美感,有味道,而句子对称,体现家庭的美满。
“呼兰河这座小城里坐着我的祖父。”就如“祖父=呼兰河城”,它情感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3.学生举例
其中有一个学生找了“睡着一个铁犁头”。“'睡'字表面看是拟人,但写出它逐渐退出生活。是因为前面写到花园封闭,荒凉了,所以没有用,睡着。”
从学生找的的例子来看,她们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现场更是同学们一次次情不自禁为老师或者同学更多是后者精彩发言鼓掌。
个人思考:
这样简单一堂课,有触及整本书的阅读和感受吗?有。
会不会面面俱到?
不会。内容精要,但触及文中表达主题或者情感最核心的地方。
有没有以学生为主体?
有,学生的发言精彩程度说明一切。
如何实现?
看起来举重若轻,学生收获满满。其实吴老师的教学理念体现出来了:回归根本,品味语言本身出发。
那如何巧妙设置问题?这个考的是老师深厚的功力。
翻阅吴老师的公众号:丰强在线,发现里面在今年7月22号和7月26号,分别发布了《<呼兰河传>阅读札记》的(一)和(二),里面探讨的内容比课堂上深刻十倍。
https://mp.weixin.qq.com/s/W0CFa3kVC8ZCYBBhs2oPeQ
https://mp.weixin.qq.com/s/PQumtHCGYC8NR3-HM6_X3A
答案昭然若揭:
整本书阅读教学,老师本身的阅读、老师本身的积累、老师本身对文本的理解是基本,没有这个,何来如何巧妙的教学设计?
上完课例观摩后,马上是吴老师的微讲座《语言的建构与运用》,里面吴老师就提及为了弄清楚啥叫“语言的建构”,他暑假硬是花大量时间啃了几本硬书,听他推荐王尚文《语感论》,就知道他阅读的水平。
这本书自己十多年前看就仿佛遇见闪电一般,虽然觉得好但是并没有深入,吴老师却是提炼并且贯彻自己教学活动中。
这样教学效果如何?
学生当堂的发言的精彩纷呈,已经知道她们的收获。我也愿意做这样老师的学生上这样有意思的语文课啊。搜索一下,学生写吴老师的文章更是说明了一切:
【高一,我遇上吴丰强- 百度文库 】https://m.baidu.com/sf_edu_wenku/view/51760deddaef5ef7bb0d3c06.html?fromShare=1&fr=copy
在讲座中,吴老师提及他有一个教学利器:“摘抄的摘抄”,就是对学生好的摘抄内容再进行摘抄和点评,这无疑进一步激发学生摘抄的热情。“命令和理性的说明是行不通的”,吴老师说到,我心里咯噔一下。
这个摘抄的摘抄无疑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更大的阅读量更深入的思考对语言更精微的感受。但同时,也是对人对学生的尊重,也激发了师生摘抄的积累。
这画龙点睛,不免让人想起《新闻周刊》中白岩松的点评。而白岩松有团队啊,语文老师呢?他她不仅没有团队,还要更高更多的要求以及班主任做不完的事情?……
我一边欣赏着台上老师的光芒,一边思考:你们到底如何做到的?你们到底花费了多少时间多少生命在语文的教育教学上啊……
引用一下江海燕老师的文章作为结尾:
“两天的时间,听了七个讲座,观摩了四个案例。……既给了我们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又促进了我们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既给了我们整本书阅读理论的指导,又给了很多实际操作的建议和参考。新课标虽然还没有对应的新教材,但是一些走在前面的老师们,都已经凭借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在语文教学上的经验积极主动地进行了自己的探索。他们是领航者,永远站在船头,以他们敏锐的视角,寻找前行的方向,而我们,借助他们的勇气,借助他们的智慧,跟随他们的步伐,也可以驶向远方。”
(https://mp.weixin.qq.com/s/kL4suUFOM7zhxDEH81uB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