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相争:鄢陵之战(中)
春秋战国故事169
这天,晋楚两军各自坚守营垒,相持不战。楚将潘党在营后瞄准靶心试射,连中三箭,众将纷纷高声赞美。正巧养由基走过,众将喊道:“神箭手来了!”
潘党顿时发怒,气呼呼地说:“难道我的箭不如养叔吗?”
养由基说:“你只是射中了靶心,不足为奇。我的箭能百步穿杨!”
众将问他:“什么是百步穿杨?”
养由基说:“曾经有人将一片杨树叶涂上颜色作为标记,我在百步之外射箭,正穿过这片叶子的中心,所以叫百步穿杨。”
众将说:“这里也有杨树,可以试试吗?”
养由基说:“有何不可。”
众将大喜说:“今天有机会观看养叔的神箭了!”
有人取来墨汁,涂在一片杨树叶上。养由基在一百步外射箭,但不见箭落到地上。众将走过去察看,原来箭被杨树枝挂住,箭头已贯穿了叶心。
潘党说:“偶然射中一箭罢了!要我说,将三片树叶都做上标记,如果你按同样的次序射中,才算高手。”
养由基说:“恐怕未必能射中,让我试试吧。”
潘党在杨树上从高到低,涂了三片叶子,分别写上“一”“二”“三”这几个字。
养由基仔细辨认过后,退到百步之外,将三个箭头也标记上数字“一”“二”“三”,依次射出。结果依次而中,不差毫厘!
众将都拍手称赞:“养叔真是神人呀!”
潘党虽然暗暗称奇,但要显示自己的长处,便对养由基说:“养叔射箭,称得上巧妙!杀人还需以力量取胜。我射箭,能贯穿数层坚固的铠甲。我也为大家试射一下。”
众将都说:“我们想看。”
潘党叫随行穿甲衣的士兵脱下铠甲,叠了五层。众将说:“够厚了。”潘党下令再叠两层,一共是七层。
众将想道:“七层铠甲足有一尺厚,怎么能射得穿?”
潘党叫人把七层铠甲绑在箭靶上。他也站在百步之外,挽起黑雕弓,拈着狼牙箭,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儿,清清楚楚瞄准,用尽全力射去。只听噗的一声,叫道:“中了!”
众人看见箭飞出去,不见箭落下来,上前细瞧,不禁齐声喝彩:“好箭,好箭!”原来,这支箭直透过七层铠甲,钉在了箭靶上,穿得坚固牢靠,摇都摇不动。潘党面有得色,叫士兵将七层铠甲和箭一起取下,想要在军营中夸耀一番。
养由基喊道:“别动!我也射一箭,不知会怎样?”
众将说:“我们要看养叔的神力。”
养由基将弓箭抓在手上,欲射又止。
众将问:“养叔为什么不射箭?”
养由基答:“只依样画葫芦穿透铠甲,没什么稀罕,我有个送箭的办法。”说完,搭上箭,飕地射去,叫声:“正好!”
这支箭依旧穿过层层铠甲孔,不上不下,不左不右,恰恰将潘党那一支箭,兜底顶出箭靶那头去了。潘党这才心服,感叹说:“养叔妙手,我不及他!”
众将看到,无不惊讶咋舌,想起楚王在荆山打猎的旧事。荆山上有通臂猿,十分灵巧,善于接住射出的箭。楚兵将它重重包围,楚王下令左右射箭,但所有的箭全被它接住了,楚王便召养由基过来。猿猴听到了养由基的名字,立刻开始啼哭号叫。养由基一到,一箭射中猿心。
众将说:“晋、楚相持,君王正在用人之际。两位将军有此神技,应当奏明主公,美玉不可深藏匣中。”便令军士将箭穿透的七层铠甲抬到楚共王面前。养由基和潘党也一同过去了。
众将把两人比赛射箭的事,细细禀告给楚王:“我国有这样的神箭手,何愁百万晋兵?”
楚王听后,勃然大怒,训斥道:“将军以谋略取胜,怎么能凭一支箭做侥幸之事?你们对技艺如此自傲,将来必定因射箭而死!”把养由基的箭全部收掉,不许他再射。养由基羞惭而退。
第二天五更,两军各自击鼓进军。晋国上军元帅郤锜攻打楚国左军,与公子婴齐对敌。下军元帅韩厥攻打楚国右军,与公子壬夫对敌。栾书、士燮分别率领本部车马,中军护驾,与楚共王和公子侧对敌。
晋军方面,厉公让郤毅担任驭手,栾鍼为车右将军,郤至等带领新军,作为后队接应。
楚军方面,楚共王出阵。上午本该乘坐右广的战车,右广是养由基为将,楚共王怪他自恃技艺超群,炫耀招摇,所以不用右广,反乘坐了左广的战车,由彭名担任驭手,屈荡为车右将军,郑成公带领郑国兵马作为后队接应。
晋厉公头戴冲天凤翅盔,身披蟠龙红锦战袍,腰悬宝剑,手提方天大戟,乘着金叶包裹的战车。右有栾书,左有士燮,打开营门,直奔楚阵杀来。谁知阵前却有一窝泥坑,黎明时分,天尚未大亮,郤毅驾车勇往直前,一时没有注意,刚好把晋侯的车轮陷在泥坑中,马走不动了。
楚共王的儿子熊茷少年好勇,领着前队,望见晋侯战车沦陷,驾车飞速赶来。栾鍼见此情形,连忙跳下车,站在泥坑之中,用尽平生气力,双手将两轮扶起,车浮马动,一步步挣出泥坑。熊茷随后赶到。栾书的人马也到了,大喝道:“小将不得无礼!”
熊茷见旗上有“中军元帅”四个字,知道是主力军,吃了一惊,回车便走,被栾书追上,活捉过来。楚军见熊茷被擒,一齐来救。恰好士燮率兵杀出,后队郤至等人也赶到了,楚兵唯恐中埋伏,只好收兵回营。晋兵也不追赶,双方各自返回。
哨马探听得知,当天楚左军是主力部队,晋上军没有交战,下军战了二十多个回合,互有伤亡。双方胜负未分,约定第二天再战。
栾书将熊茷送上去献功,晋厉公想要处斩他。苗贲皇进言道:“楚王听说儿子被擒,明天必定亲自出战,可将熊茷囚禁在军营前,引诱楚王。”晋侯同意了。
第二天黎明,栾书下令开营挑战。大将魏锜告诉栾书说:“我昨夜梦见天上一轮明月,便弯弓射箭,正中月心,射出月中一道金光,直泻下来。慌忙退步,不觉失足,陷在营前泥潭中,猛然惊醒。这是什么征兆?”
栾书给他解释说:“周的同姓姬姓是太阳,异姓是月亮。射月而中,指的必是楚君。你射中他,但后退时又掉入泥坑里,你也必死无疑。将军千万小心!”
魏锜说:“如果能打败楚王,虽死无憾!”
栾书便同意魏锜打头阵。楚将工尹襄出来迎战。没过几个回合,晋兵把囚车推到阵前。楚共王看见儿子熊茷被囚禁,心急火燎,连忙叫彭名驾马上前,亲自来抢囚车。
魏锜一眼望见,撇下尹襄,直追楚王,搭起一支箭,嗖地射去,正中楚王的左眼。潘党力战,保护楚王调转车头后退。楚王忍痛拔箭,眼珠随箭头迸出,掉到地上。有小兵拾起来献给楚王说:“这是龙睛,不能丢弃。”楚王便收在箭袋中。
晋兵见魏锜占了上风,一齐杀过来。公子侧领兵拼死抗敌,救出了楚共王。
郤至围住了郑成公,幸亏驭手把大旗藏在弓袋里,成公才得以蒙混逃脱。
楚王怒气冲天,急喊神箭将军养由基快来救驾。养由基听到召唤,慌忙飞驰赶来,身边没有一支箭。楚王便抽出两支箭交给他,说:“射我的是一个绿袍浓须的人,将军为我报仇。将军技艺绝顶,想必不须多费箭了。”
养由基领箭,飞车赶入晋军阵中,正撞见绿袍浓须的人,知道是魏锜,大骂:“匹夫有什么本事,竟敢射伤我的主公?”
魏锜正要答话,养由基的箭已到,正射中他的脖颈。魏锜倒在弓袋上死去。栾书率兵夺回他的尸体。
养由基将剩下的一支箭交还给楚王,上奏说:“托大王之福,已射杀绿袍浓须之将!”楚共王十分高兴,亲自解下锦袍给他披上,又赐了一百支狼牙箭。自此,军中称养由基为“养一箭”,意思是不需要射第二箭了,他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春秋第一射手。
晋兵对楚兵紧追不舍,养由基抽出箭,拉上弓,站在阵前,看见有人追来便将他射死,晋兵于是不敢逼近。楚将公子婴齐、公子壬夫得知楚王中箭,分别赶来接应,混战一场,晋兵这才后退。
栾鍼望见令尹的旗号,知道是公子婴齐的军队,请示晋厉公说:“我过去奉命出使楚国,楚国令尹公子婴齐询问晋国用兵之法,我用‘整暇’两个字回答。现在混战之时,看不见楚军的严整;退兵时,也看不见他们的从容不迫。我想派使者带着酒水献给楚军,以兑现过去说的话。”
晋侯说:“好。”栾鍼就让使者手持酒杯,拜访公子婴齐的军队,说:“我们国君缺乏人手,命栾鍼持矛担任车右,他无法亲自犒劳楚军,让我代为敬酒一杯。”
公子婴齐想到过去栾鍼说的“整暇”之言,感慨道:“小将军真是好记性!”接过酒杯,面对使者一饮而尽,并说:“来日阵前当面致谢。”使者回去复命,做了转述。
栾鍼说:“楚君虽然中箭,但军队还没有退兵,怎么办呢?”
苗贲皇说:“检阅车马,增补士兵,厉兵秣马,排兵布阵,巩固防守,鸡鸣时饱餐一顿,与楚军决一死战,还怕他们不成?”
这时,郤犨、栾黡从鲁国、卫国借兵回来。他们禀告说,两国各自发兵前来援助,已在二十里附近了。楚国哨马也探知到这些情况,报告了楚王。
楚王惊慌失措,说道:“晋兵已经众多,鲁、卫又来了,这该怎么办?”便令左右召中军元帅公子侧前来商议对策。
本故事基于《东周列国志》《左传》等进行编写,原创作品,持续推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