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教育超越自卑的方法

阿德勒的智慧:领悟真实的生命意义,超越自卑

2018-07-28  本文已影响85人  东风阁主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大巨头。他的思想在著作如《自卑与超越》、《洞察人性》《儿童教育心理学》中得以体现,深深影响了卡耐基、史蒂芬·柯维等人。

他发现了人类存在的自卑感,而且可能发展为“自卑情结”,并由此探索和亲身实践了一条驱动人生的道路:构建真实的生命意义,确定具有合作意味的利用自卑感驱动自己实现优越目标。

01 人人都会遭遇自卑,但要避免发展成“自卑情结”

不管是否真的“自卑”,也不管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几乎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有自卑感,因为这在社会环境中不会给人带来奖赏,反而会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

但事实上,向内探索,自卑感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坏,它反而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动力之源。

很多普通人的成长经历也是如此。

一个人也许有某方面的弱势,比如体弱多病,但却在另外的领域(如文学、技术或研究)通过努力成为佼佼者。这是他在用其他领域的成功和优越,来补偿身体羸弱方面的自卑感,这是一股强大的动力。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好地利用自卑感。

如果一个人没有鼓起勇气,也不相信自己可以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这就很危险,因为自卑感所带来的压力和不适并非一般人可以忍受。

他们会怎么来处理呢?答案是,他们往往以表面的优越感来欺骗自己,逐渐形成“自卑情结”。

接下来,我们看看,自卑情结具体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的成长和生活环境不可能完美、周到,所以每个人一路走来,都多少会在某个层面有自卑感,但如果他可以鼓起勇气,去改变现状,就能很好地消除这种感觉,这甚至可以成为驱动他前进的巨大动力。

但相对的,也有人不认为脚踏实地努力会改变自己的处境,同时,自卑感带来的压力却无法承受,他就需要采取行动、跨越障碍,他会怎么做呢?

答案是,他会力图说服甚至强迫自己凭空产生“优越感” 。如果感到软弱,他不是努力让自己更为强壮而是选择让他在自己眼中“显得”更强壮。比如,当一个人感到无法应付工作上的困难时,就可能在家里成为一个暴君,以此来确认自己的重要。

然而,无论如何努力欺骗自己,都不能真正消除他们的自卑感,生活仍旧是老样子,自卑感也一如既往,甚至越来越严重。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自卑情结”。

所以,自卑感本身没有问题,很多人都有;而由此产生某个自己的“优越目标”去补偿、克服自卑感,这更没问题,它是人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之源。

问题在于,有些人的目标毫无意义,比如获得吸引众人注意力、家庭暴力等等。

个体心理学认为,假使一个人的优越目标里匹配了高度的社会兴趣,亲和他人、保持合作,那么这个目标的错失就不会太大。

02 童年经历至关重要,三种教养方式应当避免

中国古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动力心理学家眼里,就是童年经历对人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

承接上面所说的,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避免让孩子有自卑感吗?

完全不需要,为什么呢?且不说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更重要的是,自卑感可以成为驱动人一生的重要动力。

父母要保证的,只是不让孩子成长中不经意间的自卑感,发展成为无可挽回的“自卑情结”,个体心理学建议,三种抚养方式是要避免的。

第一,是溺爱:被“宠坏”的孩子一旦遭遇困境,很可能陷入自卑情结。

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意愿就是金科玉律,一定要得到满足。他们享受着众星拱月般的照顾,却不需要为之付出任何代价,以至于渐渐将一切看作理所当然。

结果就是,等到他们不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其他人不再优先照顾他们的感受时,巨大的失落感便席卷而来,他们开始觉得遭到了整个世界的背叛。

而且,他们坚信,只要能夺回众星拱月的地位,就能迫使其他人认识到他们是与众不同的,并且他们的一切愿望都应该得到满足。

等到长大成人,他们或许会变成社会里最危险的群体。

一旦被要求在常规的工作中像常人一般与他人合作,他们便会“罢工”不干,也有人会表现出公然的抗拒。当他们无法再轻易找到一直以来所习惯的关怀与纵容时,便会觉得遭到了背叛,认为整个社会都在与自己为敌,于是开始试图报复他人。

最经典的例子,要数在美国谋杀了时尚巨子范思哲、地产大亨李·米格林等一众社会名流的凶手——安德鲁·库安南了。

他就是从小备受宠爱,他从小觉得自己是“特别的”。

后来他家道中落,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自卑感,他需要重新找回原来的优越地位,怎么办呢?

答案是,他在杀死多位社会名流中体会到了掌控一切的感觉,仿佛就拥有了这些名流的优越感。

无论他们是选择“恃弱凌强”,还是暴力“复仇”, 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找回原有的那种优越感,但很显然,他们用错了方法。

第二,是忽视:被忽视的孩子在应对困难上总显得非常无力

被忽视的儿童,比如孤儿、私生子等,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爱护和照顾,往往都极度缺乏安全感。

因此,当遭遇生命中的难题时,他们总会高估困难的程度,同时低估自己获得他人帮助与善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法意识到,只要做出有益于他人的努力就可以为自身赢得喜爱与尊重。因此,他们只能就这样抱着对他人的怀疑生活,甚至无法相信自己。

事实上,没有什么经历能够取代慷慨和无私所给予的影响。作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便是让孩子在生命之初便体会到信任“他人”的价值。

第三,关注生理缺陷:极易关注自己、陷入自怨自艾

我们都有注意到,许多杰出的人物,比如罗斯福、拿破仑等,他们就是有某种生理缺陷的,却做出了颇为亮眼的成就,甚至为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成功用其他领域的成就,克服了原生在自己身上的自卑感。

但这并不多见,我们没法看到的,是大量的残疾人,其实同时生活在身体和心灵的煎熬中:身体的残疾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自卑感,并且没有在其他方面得到优越感来补偿,从而陷入自卑情结。

除非有某个亲近的人能够引导他们将注意力从自身的种种问题转移到关注他人上,否则他们的眼里多半都只看得到自己,以及自己的痛苦。

三种养育方式:溺爱、忽视和关注生理缺陷,之所以要极力避免,因为这对人心灵独立性的摧残是很严重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这样养育就一定会出问题。

比如,对于那些童年“被宠坏”的人,如果他们一生顺利平安,没有感受过自卑感,那么他们不会是麻烦,也不会伤害他人或社会。

问题只是出在,没人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会遭遇自卑感的来袭,而一旦来袭,他们就会手足无措,滑入生命无意义的一面。

03 真实的“生活意义”,是驱动人生的钥匙

为什么上面说的三种养育方式,会让孩子在遭遇自卑感之后,容易发展成自卑情结呢?答案是,因为这三种养育方式,会让孩子领悟到一种错误的“生活的意义”。

父母和子女相处的每一个点滴的行为、态度、情绪,都在潜移默化间塑造着孩子的三观,也就是怎么看待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对生活和自己该抱有什么样的期待,等等。

而这个过程中,父母不知道,孩子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事实上,父母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但孩子自己,在遭遇失败和挫折、或者遇到艰难险阻后,他们会去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这个“意义”早已在童年的经历中逐渐成为一个人隐形的 “内置”应用,虽然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却对此确定无疑。

专注观察人们的行为,就会发现,他们所有的观点、态度、行为、志向和个性特征,都与这一意义紧密相联,甚至在举手投足间,就昭示着对于世界和自身的总结:一个“我就是这样,世界就是这样”的论断,一种赋予自身的意义、解释生命的意义。

以备受宠爱的孩子为例,在他们的心目中,生命的意义就是成为“第一”,被视作最重要的人物,可以予取予求。这个“意义”的问题在于,只有他自己,而没有别人。

也许每个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领悟和认定都截然不同,但真实的、更具人性的领悟,都有相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具有普遍意义,它能够为众人所分享,为他人所接受,当然也包含他人。

那么,人们怎么真正获知自己对于“生活意义”的领悟的呢?

在回答人生所要面对的三大问题中,将找到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解读。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星球家园里有如此多的局限,该如何在其中找出一个可赖以生存的方式?(工作或职业)

第二个问题,如何找到我们在群体中的位置,以便与他人达成合作,并享受合作的益处?(人际关系或友谊)

第三个问题,我们该如何自我调整,解决依赖于两性关系的人类繁衍问题?(爱情、性和婚姻)

简单说,也就是职业、友情和婚姻。通过审视面对这三类问题时的反应,人们就能够了解到他们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解读。

人的一生当中很难避免遭遇自卑感,父母也不用企图为孩子遮风避雨一辈子。所以,父母在孩子具备基础社交能力的情况下,引导他们与同龄孩子交往、合作、游戏。

尽量不要因为工作原因,把孩子独自扔在家里;或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因为他们往往会溺爱孩子,这会让他们对生活、对世界有错误的感知。这一点,平常无法观察到,却会在他们青春期,或者遭遇挫折时表现的非常明显。

自卑感有两面性,它既可以驱动一个人追求自己的优越目标并超越原生的自卑感,也可以让他堕入自卑情结不能自拔。

问题的关键在于,内生于这个人的对“生活意义”的领悟是什么。如果他觉得生活就是别人无条件地对自己好,一旦遭遇挫折,他只会抱怨不公,而不会通过努力去克服困难,这会让他感觉失去了优越位置。

因此,父母在养育孩子时所要注意的,是你的做法、态度是不是会影响他们对生活的感知,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父母自己体悟。

另外,对于成人,就需要通过对工作、友情和婚姻的处理态度和方式,来思考自己所领悟的“意义”,并做调整。


自性文丛·性格的塑造【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刘乐群

自性文丛·理解生命【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张俊贤

自性文丛·超越自卑【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墨晔

自性文丛·洞察人性【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罗鸿幸、王心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