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写作没有“思考深度”
有思考深度,是对一个作者崇高的赞扬,说明他写的文章不仅不是“流水账”,而且还具有非一般的意义。
如今,网络上流传着很多“深度思考美文”,看到这样的标题字眼,我基本上不会错过。后来发现“深度思考”这个描述倒不是绝对的,我觉得眼前一亮的文章,别人觉得是“鸡汤”,我觉得平平的文章,别人觉得醍醐灌顶。换句话说,“深度思考”的评判是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
那是什么要素让这个人觉得这文是“深度思考”呢?我以为,第一要素是未知性,文章必须讲的是这个人不知道的或者知道得不深的东西;第二要素是价值性,文章讲的东西对读者的现状有价值。
人是决定价值性的主要因素,有没有价值的先决条件是读者是否相信文章的内容,如果不相信,文章写得言辞再华丽,逻辑再缜密也于事无补。例如一篇写读书用处的文章,那些觉得“书呆子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就会觉得这篇文章毫无价值可言,少不了一番吐槽。
文章有价值除了表现为能为读者所用,还可以是能引起读者内心共鸣,比如情感文,讲述一段经历,抒发让读者感同身受的人生感悟。
未知性与价值性二者缺一不可。
比如一篇有关九九乘法的文章,虽然日常生活经常用到乘法,有价值,但是没有难度,现在的小学生都会,所以不会是一篇“深度思考”的文章,而在春秋时期就会是,因为那时候没几个人会。这是现在具有价值性而不具有未知性的例子。
再比如一篇有关卷积的文章,也许你学过但是记不清,也许你压根就没听过这个词,很高深的样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用不上,所以不会是一篇“深度思考”的文章,而在未来几年可能就会是,因为卷积是人工智能很基本的一种运算,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性发展,卷积被纳入小学教材也不足为奇。这是现在具有未知性而不具有价值性的例子。
为什么上述的“深度思考”都是带双引号的呢?因为我认为这只是些网络版的“深度思考”,并不一定是实质性的深度思考。
先想几个问题吧!这些“深度思考”文一般可读性比较强,通俗易懂,真的有思考深度的文章会那么简单就读懂吗?真的有思考深度的文章大众会爱读吗?真的有思考深度的文章会让大众在碎片时间内读完吗?真的有深度的文章标题会花里花哨吗,而不是像《原则》、《失控》、《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这样的?
如果答案是“未必”,那这些文章就未必是深度思考文,为什么呢?
因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才是深度思考文该有的语句吧!)
通常,网络上“深度思考”文的主题大多是“教你做人”,例如如何获得成功、如何做自己、如何变有趣、如何过得好、如何财富自由、如何成为职场强人等。毫无疑问,人生具有未知性,同时学会把控人生具有价值性,这类文显然能满足“深度思考”的要素,所以颇受追捧。
听着好像是“鸡汤”,但又绝对不是,因为这类文都有逻辑推理与层次划分,由浅入深,有理有据,而不像“鸡汤”,单纯举几个事例、喊一几口号。
能写出这些“深度思考”文的作者绝非等闲之辈,或是咨询专家、或是在某个领域浸润多年、或是博览群书,这些文都是作者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其中不乏可取之处,这是毋庸置疑的。
写过文的人都知道,从想法到文字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有时你想得挺好,但一下笔要么无处着手,要么词不达意,那种感觉挺无奈的。但是这些高手呢,文章就能选中切入点,娓娓道来,循循善诱,直击心灵,将他们所想悄无声息地传达到你脑海,我是相当佩服的。
作者的身份也会为文字的“思考深度”注入一定的能量,文字的力量不单纯来自于文字的客观本身,还会受到作者身份的影响,而且影响不小,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说夸张点,就是“有身份的人放屁比较容易香”,没成就的人谈梦想谈真理就是扯淡。
比如曾经有人说过:“我们都是佛,我看得出你是佛,但你并不相信我。等你看到自己是佛,就会醒觉了。”是不是觉得禅味很浓?
要是你知道,这句话是我说的,是不是突然又觉狗屁不通了?
然后我再告诉你,很庆幸,是美国作家娜塔莉·戈德堡说的,是不是感觉禅味又回来了?
上述的例子还说明了一个相反的情况,“熟人”这个例外的身份反而会降低文字的力量。
“深度思考”是对作者最高的赞扬,那么,说一个作者没有“思考深度”就是最大侮辱了。
不过,思考过了,也就坦然了。
如果被说没有“思考深度”,也许是相对于这个读者而言,文章不具有他要的未知性与价值性,作者不具有身份,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