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成语“高山流水”背后的故事(二):伯牙钟子期知音相会之地考证
大家好:我是草根学者楚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立志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担负起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使命,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为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今天要给大家解读成语“高山流水”背后的故事之二:伯牙钟子期知音相会的地点到底在哪里
关于伯牙钟子期二人的生世,伯牙不姓俞,钟子期也不可能是砍柴的樵夫,草根已经在上一篇文章中给大家作了详细的解读,在此就不再赘述。今天草根要给大家解读的主要是,伯牙与钟子期二人知音相会的地点。为什么要对二人相会的地点作专门的解读?可能大家有所不知,因为现在有两个地方都认为,伯牙与钟子期知音相会在当地。这两地分别是位于湖北武汉汉阳的古琴台,以及位于湖北荆州石首市的调弦口。
而伯牙钟子期知音相会的地点可以肯定只有一处,那么,要想搞清楚两地之中哪一个最有可能是伯牙钟子期知音相会的地点,草根先简要介绍一下两地的情况。
知音传说美丽的知音传说,其核心部分是两大情节:一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二是断琴绝弦谢子期。在这两大情节的基础上,才衍生出了其他的一些历史情节。既然是历史就有历史的发生地,然而千百年来知音传说被蒙上了层层面纱。今天人们抱着急迫的心情,希望知道这个美丽的故事发生之地究竟在何处。
伯牙钟子期知音知音相会的历史发源地究竟在哪儿呢?对此,是有诸多争议的。但知音传说的发生地肯定只能有一个,究竟在哪里,必须以史料、史实为根据。
一、汉阳是伯牙钟子期知音相会地之说的依据
关于伯牙钟子期知音相会于汉阳的说法,主要来自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小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草根现摘录如下:
话说春秋战国时,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郢都人氏,即今湖广荆州府之地也。( 摘自冯梦龙《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不一日,行至汉阳江口。时当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 摘自冯梦龙《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子期道:离此不远,地名马安山集贤村,便是荒居。( 摘自冯梦龙《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汉阳地名的来历: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在沔州下置汉津县。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因该地位于汉水之北面,依“山南水北”为阳之意,改汉津县为汉阳县,从这时开始,汉阳这一地名开始出现。汉阳,顾名思义汉水之阳。如果按山南水北谓之阳的话,汉阳应该是在汉水之北的地区。而现在的汉阳显然不是古时候的汉阳,因为现在的汉阳在汉江的南面。今天的汉阳城于唐代621年才建立。也就是说在隋炀帝大业元年,即605年之前并无汉阳这个地名。
武汉三镇简图汉阳古琴台的来历:
“汉阳说”还有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古琴台这一历史文物的存在。据历史文献记载,古琴台始建于北宋,后历代屡毁屡建。最近一次为清朝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古琴台,请汪中代笔撰《琴台之铭并序》。
高山流水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麓,月湖东畔,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
从以上的资料便可看出,伯牙钟子期于“汉阳古琴台”知音相会的依据,主要来源于冯梦龙小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显然其说服力不充分,也是后世最为诟病的重用原因。
汉江入长江口有些故事,被人们传说得多了,随着年代的久远,就会以假为真。武汉汉阳月湖之滨的古琴台,就是建立在以假为真的基础之上。因为,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只是一个出自着名的通俗小说集《警世通言》里的故事而已。他不足以成为史料的依据。而且汉阳古琴台伯牙钟子期知音相会遗迹,湖北的地方志均无记载也不可考,因此汉阳知音相会说明显证据不足。
在那个故事里,俞伯牙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晋国大夫,钟子期是楚国汉阳(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樵夫。古时候一个砍柴的樵夫能懂音律乐理知识也很难让人信服。
从阅读的角度来说,知音文化故事确实深入人心,早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小说是文学艺术,可以帮助我们开拓研究的视野,但不足以能引经据典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再说,知音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琴台建筑在北宋(960年—1127年)时代。时空相隔了一千多年,作为历史传说、繁荣旅游业尚可,然作为历史依据难以服众。因此,把古琴台作为伯牙钟子期知音相会之地,历来饱受争议难有定论。
汉阳的地名始于隋大业二年,即公元606年,春秋战国时根本没有这个地名。所以,冯梦龙民俗小说《警世通言》中关于“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汉阳江口一说,显然没有多少历史依据。
冯梦龙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作为文学故事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精彩生动的经典之作,但以此为据作为历史文化的发生地不具备历史的真实性和确切性。
二、石首调弦口伯牙钟子期知音之说的依据
发生在湖北省石首市调弦口的知音传说,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但近年也受到了少数人的质疑,认为“石首说”与伯牙钟子期知音相会故事联系起来实在太勉强。
但是,草根以为找到历史故事的发生地,还原历史的真相,其意义与作用对当代及后人来说并不亚于历史故事本身。
知音传说的历史发生地“汉阳说”与“石首调弦口说”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切合实际呢?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石首调弦口说”更为可信。
一是有证可查。据康熙年间所编《湖广通志》所引《晋书•杜预传》记载,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驻襄阳镇南大将军杜预为漕运而下令在此开河,因河口位于相传伯牙当年调弦抚琴遇知音之地,始名调弦河,此名已沿用至今达1700多年之久,足以证明知音故事是在此之前传承下来的,这比“汉阳说”早了800年。显然更有说服力。
再如清朝乾隆丙辰年编《石首县志》记载:伯牙从楚都东下,停舟鼓琴于此,弦渐而调之,因以得名。此处为荆江穴口之一,故又称调弦口。
从地理位置上看,石首调弦口在长江的南岸,与春秋时代楚国的都城郢都仅一江之隔,而且石首作为荆楚文化的核心区域,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成为了楚国的大后方,楚国贵族迁居到与都城郢仅一江之隔的石首的开始增多。草根在前一篇文章中已经考证了钟氏在楚国是楚国公族,而且钟氏一族是楚国宫廷世袭的宫廷乐师,那么钟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音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奇了。种种史迹都指向了石首的调弦口。
调弦亭清咸丰乙卯年(公元1855年),官府在此设巡检司,置水路关卡,将调弦口更名为调关。明朝著名文人张璧(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王启茂、张权、张维、李永忠、李宗瀚及清朝文人墨客王承禹、汪一元等,均先后以位于调弦口的《调弦亭》为题赋诗作词,而尤以王承禹《调弦亭》一诗广为传诵,现今刻于调弦口雕像石座上。
调弦亭
清·王承禹
昔年流水高山意,此日清风朗月亭。
有客雅能传古调,不知曾得子期听。
调弦亭
明·王启茂
尝闻霜涧上,传得伯牙声。
流水高山调,朱弦绿绮琴。
临高空仰止,怀古独含情。
亭子今还在,风吹青草生。
绿绮,古琴样式。一说为古琴别称调弦亭
位于调弦口的调弦亭明·张璧
漱石铿铿膝上音,只疑亭馆在江阴。
伯牙流水高山处,子贱仁民爱物心。
日暮松风障薄冷,乌啼夜月水云沉。
洞庭霜月八百里,天籁自鸣幽趣情。
过调弦
明·李永思
调弦江上日初斜,游子重回万里槎。
沙际驿亭京国路,堤边杨柳故人家。
多岐莫解悲扬子,古调谁知有伯牙。
正喜亲帏称寿日,却怜双鬓半成花。
调弦亭
明·张维
朱弦瑶瑟漫知音,一曲高歌万古心。
惆怅曲中人不见,夜深幽咽入江深。
知音相会而汉阳古琴台就少有这样久远且广为传诵的诗句,所建古琴台也比调弦口得名晚700多年。据此,我们没有理由否认伯牙在调弦口抚琴遇知音一说。
伯牙钟子期知音相会于石首调弦口说,还有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伯牙口”这个地名,伯牙口现在是石首调关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据考证这里可能就是钟子期的长眠之地,也是伯牙摔琴谢知音之地。
“伯牙口”位於湘鄂交界处的群山之中,“踹跳登崖,行于樵径,约莫十数里,出一谷口,伯牙站住。”( 伯牙摔琴谢知音)这一谷口被后人称之为伯牙口。 “摔琴台”耸立在半山腰。“摔琴台”一面连接山坡,其余三面是悬崖,面积如一张八仙桌大小,台上可坐四人。据此推测,伯牙当年悲愤至极在此摔琴是完全有可能的。而汉阳“古琴台”现仅存一个地名,伯牙当年寻访钟子期的山口究竟在何处却无佐证。
还有一个重要依据是有口皆碑。伯牙调弦口遇知音的传说在当地已经流传很久,迄今无论你遇到哪位调关人(公元1855年调弦口改名为调关),他们都会津津乐道地向人们讲述这个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故事。
知音相会综上所述,至少我们可以这么认定,伯牙钟子期知音相会故事的历史发生地,在长江边与洞庭湖相邻的一个江口上,其历史地名应该有“琴断口”、历史人物伯牙、钟子期是一个整体,不可或缺。
伯牙钟子期相会的知音文化是一个系统,包含了传说与史实两大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不能互相代替,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至今,需要我们溯本求源,还原历史,遗迹可以传承许多美丽的传说,记载历史的片断,由于年代的久远,加上史料记载的不够详细,是不是历史的真实,其实很难考证。
至于伯牙钟子期知音相会的地点,不管是“汉阳说”,还是“石首调弦口说”,通过草根的这篇文章,希望让大家大致有一些了解。至于认为哪一处更有可能是伯牙钟子期知音相会的地点,其实很难定论,欢迎大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