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亲

2018-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孤独半世
母 亲

记忆中的母亲,个子不高大眼睛,也许,是遗传或是工作的原因见人,没有说话就面带笑容,给人一种亲切和蔼,大凡认识母亲的人没有说她不好的。母亲年轻的时候在妇联工作后来在银行工作,严格意义上讲母亲没有文化,她没有上过学是母亲一生最大的遗憾。建国初期,那个时候国家百废待兴缺少有文化的基层干部成了一个叫工农班,也只有三个月的短期培训,当时去工农班学习的时候,姥爷因为家里困难,需要劳动力,不愿意让母亲去学习。为了改变命运倔强执着的母亲,晚间把姥爷第二天去集上卖的炕席编好,白天去上学,作为长女家里人口多妹妹们还小,需要做的家务非常多,真正学习的时间对母亲来讲非常紧迫,没有基础,那个年代有文化的人又少,想找一个能指导的人几乎不可能,白天学习晚上编好炕席。那个年代又没有电,点油灯又没有钱。只能躺在炕上,在脑子里一遍一遍的温习白天学过的课程。

三个月的学习结束经文化考核后,成绩优异口才出众的母亲,被分配县妇联工作,195几年初的时候,汽车只是一个概念,汪清县还没有,去各个乡里传达文件指示,无论多远都是走路去,很多时候为了赶时间,夜里还要走山路,那个时候还有残余的土匪和大量狼和土豹。父亲还在朝鲜战场,大哥刚刚一岁,母亲背着大哥,经常往返县乡两级单位,汪清县当时的几个乡镇的山路上,都留下过母亲的足迹。

写材料,读文件,做调查。我真不知道母亲,那三个月的工农班,教了她多少知识?我小的时候老家附近还有狼和土豹。母亲下乡的年代?我问过母亲,母亲告诉我她有手电。手电什么时候是威胁虎狼的武器了?当父亲从朝鲜战场完好回来,看到妻子和一岁的儿子住着简陋宿舍,吃食堂,还要走路下乡,看到这一幕,战场上的铁血军人潸然落泪,便和母亲商量回老家去,给母亲和儿子一个安稳的家。

老家的妇联工作也非常忙碌,从公社到村屯。修水库建电站,挖反修渠,掏防空洞,白天工作一天,晚上还要开会。新中国刚刚成立,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由于二哥的降生,母亲便离开妇联工作,去供销社工作,那个年代物质匮乏,每天下午都要去村屯收购鸡蛋,包装好后背回单位,因为每个人都有收购任务 ,最远的是去青山,大概30多公里回来都下半夜了。后来银行,饭店工作。出纳,会计,主任,母亲一生不管在什么单位,什么岗位都是兢兢业业,认真律己 ,曾经多次评选为县地两级先进工作者。

老家的大桥上,几乎天天看到一个人搀着住着棍拖着腿,身患中风的病人,并且不停的提醒不时的嘱咐,慢慢前行着;”小心石头慢点走“,八年的时间,精心的照料,直到父亲离去。很多人一谈起母亲,”你妈对你爸爸真好“,就会提到这个场景,几年呕心沥血的拖累,加上父亲离去的悲伤。母亲病倒住院,两年后离开我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