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破假新闻
朋友圈看到一篇转发的文章:星巴克查出致癌物,股价断崖式下跌。
读完,抓住这篇文章的逻辑链:第一,丙烯酰胺致癌;第二,星巴克咖啡烘焙过程中含有丙烯酰胺。第三,星巴克致癌。
一项一项来看。根据百度百科(70%可信),烯酰胺主要在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加热(120°C 以上)烹调过程中形成。140-180℃为生成的最佳温度,而在食品加工前检测不到丙烯酰胺;在加工温度较低,如用水煮时,丙烯酰胺的水平相当低。水含量也是影响其形成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烘烤、油炸食品最后阶段水分减少、表面温度升高后,其丙烯酰胺形成量更高;但咖啡除外,在焙烤后期反而下降。丙烯酰胺的主要前体物为游离天门冬氨酸(土豆和谷类中的代表性氨基酸)与还原糖,二者发生Maillard反应生成丙烯酰胺。食品中形成的丙烯酰胺比较稳定;但咖啡除外,随着储存时间延长,丙烯酰胺含量会降低。
这段话有几个核心要点:第一,高碳水化合物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丙烯酰胺;第二,咖啡除外。那也就是说,我们平常吃的炸薯条、炸丸子、烤地瓜、烤鸡肉等一切高温烹制的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都会产生丙烯酰胺,而相较来说,咖啡的含量还会更低。
所以,从逻辑上看,这篇文章并没有错。但抛开剂量谈食品安全,本身就是在耍流氓。此外,新闻的传播大多有赖于记者,而很多记者又是文科出身,所以,很容易从感性角度“或者说个人理解角度”来思考问题。
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西安的震感很强烈,当时西安有一家非常有名的地产项目,因为地震波及,一栋大楼开裂了。记者火速赶到现场,极富煽情地说:**地产是个骗子,黑心地产商,西安30年前的老楼都没裂,他们的新楼却开裂了。最终结果让人哭笑不得,裂开的叫“抗震缝”,设置初衷就是地震时裂开,保护建筑主体结构。
现在朋友圈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转发基本也是0门槛。于是,朋友圈充斥着大量的“伪统计”“伪科学”,披着理性的外衣欺骗大家。在这里,我谈一谈我甄别信息的一些办法,希望有用。
第一,凡是看到概率,一定要看样本。比如,严肃的文章会指出,国家统计局通过1%的抽样开展的人口调查显示,中国男女比例为110:100。这句话基本是可信的。但经常是,某记者站在大街上(假如是妇女儿童医院门口),然后随机采访了100个人,其中90位都是女性,然后断定:本市男女比例已严重失调。这样的样本选取是错误的,结论自然不可信。
第二,凡是看到增长率,一定要看基数。比如,食品油炸后致癌率增加1000%。吓人不?但你拆开看,原本的致癌率是十万分之一,油炸后致癌率是万分之一,虽然增加率很吓人,但实际的增加量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统计学中依然属于“小概率事件”。再比如新闻中最常见的“房价增长率增加60%”,1月份房价1万,2月份一万零一百,增长1%,3月份一万零三百,增加约2%,但房价增长率这个指标从1%到2%,可是增加了100%。所以,凡是看到增长率,一定要看基数。
第三,凡是看到“据悉”“可能”“据说”,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严谨的作者,自己拿不准的事情,就会加上上述这些词。比如,“猪肉价格的上涨可能会推高当月的CPI”,这是一个真命题。但“科学研究证明,咖啡因可能会导致某种癌症”。这句话大概率就是在扯淡了。要学会问:哪里的科学家,何时、在哪里研究,样本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如果都没有,那大多数是作者主观臆断,或者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前几年热炒的转基因食品之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支持者,大多是科学家或者业内人士,他们严谨地说:没有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显著危害。这是一个标准的统计学术语,但大众理解:第一,没有证据不代表不存在;第二,没有显著危害,那不显著的呢。很多公知就是抓住这一点,从个人感性角度,对科学家加以抨击。
第四,凡是看到“我如何如何”的,基本不可信。比如,知乎里经常会看到的问题,如何科学减肥。最常见的回答是,我以前180斤,如何如何减肥,成功减掉了50斤肉。这些带有个人经验成分的结论,大多是不可信,或者不可复制的。有点类似看马云传,你把这本书通本背熟,也不可能在复制出一个马云。因为:第一,个体的,不一定适合推广;第二,表述过程中,你只讲了问题的某几个方面,或者说在你看来的问题的主要方面,另一些隐藏的,对结果至关重要的部分却没有被表达出来。所以,基本也没有指导意义。
掌握了这四板斧,一大半的骗局(或虚假新闻)都可以一眼识破了。
希望我的经验也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