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日记(冬之韵)

今天星期天,天晴,风稍大。
今天周末,早上醒了赖在床上不愿起来,八点多钟,手机响了,是朋友霞打来的,我正觉得百无聊赖的,她约我和另外一位同学出去玩,我欣然同意了。
她说过一会儿开车来接我,我赶紧起床,穿上自己喜欢的漂亮的服装,咖啡色的连体毛衫,黑色的紧身裤,黑色的棉皮鞋,外穿今年才买的雾霾蓝的毛泥大衣,佩着淡粉和浅灰相间的围巾,然后吃了一个松软的原味面包,冲泡了一碗南方黑芝麻糊,早餐简单可口。
一会儿同学的车来到了我家楼下,我们仨一起去临近的县城齐河玩儿,齐河是晏子的故乡,那里有宴婴祠。
从车窗看路边的风景,是一派冬日疏朗的景致,树梢褪尽了叶子,枝干稀疏清晰,尽情吸纳着冬日的阳光,芦苇银白色的秀发在阳光下闪着光泽,她们身材清瘦,在路边的小河畔,一丛丛,一排排的微微垂头站立,夏日绿色的裙装变成了冬日褐色的外衣,身材也清瘦苗条起来,田野里的麦苗似乎也酣睡了,看不到绿色的踪影,大地是浅褐色的,小河的水清亮亮的,明镜似的,在阳光下闪着粼粼的波纹,有的地方结了一层薄冰,鱼儿们也躲在冰层下睡觉,经历了热闹的春,酷热的夏,丰硕的秋,大地万物都修养生息了,阳光也变得温柔了,似乎怕惊扰了她们的美梦。
望着冬日的景致,和同学说着话,感觉心情愉悦而又宁静。
我们驱车来到了齐河的大清河湿地公园,因为是冬季,游人稀少,我们仨个在冬日的阳光下散步,大清河水面宽阔,岸边修了许多亭子,亭子四角飞起,增添了灵动的色彩,风稍大,我带上了大衣的帽子,同学霞裹上她的花头巾,天空是淡淡的蓝,白色的云彩在天空形成一排排规律的羊毛卷图案,一只风筝在天空悠闲地飞着,拖着长长的尾巴,为冬日增添了灵动的色彩。
在河边我拣了一个石子,投向冰封的河面 ,石子划过冰面,发出清哩哩的声音,让我回忆起童年。
我们仨来到了路边的宴婴祠,工作人员验了我们的身份证,整个景点除了工作人员,只有我们三个游客,我们一路看着,回廊的墙上有一块块的古体字,有的颜色发黄,显示着年代的久远,还有古人坐着马车的图案,车轮巨大,人高高坐在上面,很气派。
想像着古人在马车上,马儿疾驰,踏踏的马蹄声响彻街道,后面飞扬起尘土一片。
我们进入了蜡像馆,里面有我国古代名人的蜡像,第一位是晏子,后面有诸葛亮,李斯,还有一些名相,想不起名字来了。蜡像栩栩如生,如果一个人面对,还有一丝畏惧呢。
另外一个房间里有许多出土文物,有陶器,鼎,觥,还有青铜剑,古箭头,矛,戟,让人想起古代的战争。
古人把生活中实用的物品制成精美的陶器,来装点自己的生活,古人的爱美之心和生活情趣在这里展现出来。
中午我们找了一家饭店,品尝了美味烤鹅和水煮鱼。
冬日的短途旅游,清净悠闲,顺应了冬的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