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出拥有定价权公司的股票?
「今天是木子读吧陪你的第1273天」
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通常具有两种基本形式:低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伙伴们可以去看看他的两本书《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可以对分析企业和行业之间的竞争格局有一定的帮助。
巴菲特在研究波特的理论时,非常认同差异化竞争的观点。他觉得一家企业要做大做强,要赢得市场的关注,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开红海战略,选择差异化策略来寻求发展优势。
而差异化也会成为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参考内容,毕竟相比于同质化比较严重的企业,巴菲特更喜欢与众不同,能够建立差异化优势的企业,往往更具备优秀的护城河。
在谈到具备差异化的企业时,巴菲特特别谈到了一个关键的概念:经济特许权。相比于其他企业,那些具有经济特许权的企业往往会成为巴菲特的最爱。
那什么是经济特许权呢?简单来说就是定价权,企业在提升价格之后,依旧会被市场接受。真正具备定价权的企业,一般都是具有这样三个特征的产品或服务:
①产品或服务是顾客需要或者希望得到的;
②被顾客认定为找不到类似的替代品;
③不受价格上的管制。
具备以上三个特点,公司就能够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进行主动提价,从而赚取更高的资本回报率。
一般情况下,考虑到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以及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会不断发生变动,但是这种变动一般和市场变化有关,而不是商家主动加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一定阶段的市场环境中,价格具有相对稳定和相对统一的特点,市场本身会约束和惩罚那些主观上随意改变价格的商家。
对于投资来说,定价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但是找到拥有定价权的企业往往很不容易,整个A股市场并不多。想要精准地找出这样的公司,肯定是需要做一番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的,也是有一些选股框架的。你可以看看木子之前的这两篇文章【《选出价值股的十条标准》和《投资就是选“三好学生”》】。
还有就是,你可以看这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有独特之处,是不是市场上的必需品,是不是不可替代的,存不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价格有没有受到政府的管制,等等。
要了解这家公司的买家是集中还是分散,弄清楚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心理动机是什么,是不是形成了某种依赖和习惯。还要弄清楚公司是如何定价的,最近有没有提价,是不是经常提价,而消费者对于提价的反应如何。
事实上,只有那些不可替代且拥有独一无二价值的企业,才具备定价权,也才能对消费者产生持续的吸引力。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往往都拥有一定的技术壁垒,消费者其实都在为技术买单。
总的来说,当你那在选股的时候,一定要对行业进行深入了解,对相关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仔细分析,确保所选的相关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都是拥有定价权的。
在分析公司时你还可以看看这家公司对于消费者的态度怎样,它是否按照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推进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等工作,它是否拥有良好的服务文化和服务体系,它的品牌忠诚度怎么样。
另外,很多人相信,只要一家公司足够出色,就没有必要去关注这家公司是否拥有出色的管理者。这个观点作为价值投资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始终坚信一句话:如果一门生意要依靠一位超级明星才能做好,那这门生意本身就不算是好生意。
这是巴菲特说过的一句话,不少人认为巴菲特并不关心管理者是否有能力,只要这家企业足够好就行。但实际上,巴菲特在选股时,一直格外看重管理者的素养。
一个聪明的投资者绝对不会忽视管理者在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有很多出色的企业就是因为继任的管理者不行,才导致发展出现严重的问题。所以,多年来,巴菲特既看重公司的内部价值、企业文化、商业模式,也看重企业的管理者的能力和素养。
对企业进行系统的观察和了解,不仅要观察企业的基本面,还要了解企业的管理者。如果发现自己不喜欢公司的管理者,或者认为公司里的管理者能力和品行不行,直接淘汰就好了,留着更多的精力去分配给更好的公司。
这种做法可能存在很强的主观性,但是段永平在投资分析中,对管理者的判断本身就包含了能力和素养的评估,相比于评判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这样做更加简单高效。他在投资拼多多的时候,段永平曾多次表示自己对拼多多不太了解,但是对黄铮的个人能力非常认同,对他的为人也很信任,所以就直接选择投资拼多多了。
考察目标公司的管理层,观察老板的品德行为,看看他们是否值得信赖,是否存在欺骗和说大话的行为。这样的分析思路,受到了很多价值投资者的关注,只有拥有出色的管理者,企业文化、商业模式才能不断完善和延续下去。
A股里还是有很多公司的领导者个人能力很优秀的,无论是做对的事情,还是把事情做对,他们基本上只依赖个人的能力、意志,而不会依靠文化和制度。这样的管理者,个人能力出色,可以将企业带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上,但是一旦他们离开企业,这家企业就很容易失去方向,甚至业绩停滞或者倒退。
还有一些公司的管理者,一生都致力于构建一个依靠文化与制度的组合来运行的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保证企业即便离开了出色的管理者也可以自动运转,即便经历了多次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可以在生生不息的文化与制度的保驾护航下,始终保持欣欣向荣的状态。
所以,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一个注重打造企业文化和制度的管理者,那么这个企业就会获得更持久的成长动力和成长空间,其产品也会具备一定的定价权。这也是作为价值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够持续的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