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社才成人已去,春雨未歇

2017-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催泪雨之帐

诗社才成人已去,春雨未歇

                         ——《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观后感

        主题及关键词:思想启蒙、生命教育

        启蒙教育——学会独立思考,选择自己的生活

       片段一:00:21:00-00:26:50 基廷老师的第一堂文学理论课 00:43:00-00:44:47“讲台上的世界很不一样” 00:53:45-00:58:00诗是原始生命的呼喊

       电影《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以四大信条为办学理念的精英学校。这所学校讲求“传统、荣誉、纪律、卓越”。所谓的“传统”与“纪律”,是来自成人社会的实用主义的权威力量,它强调循规蹈矩的教育模式,强调严酷管制的功利教育传统。所谓的“荣誉”与“卓越”,便是对于学校“辉煌”荣誉与权威的认可与捍卫,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进入优秀的名牌大学。

       而这些,并非来自青春年少的孩子们自身的生命感发,学生们私下咒骂这所学院是“地狱”,离经叛道地对学校的信念加以嘲弄。这样的规则与传统,实际上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我想起我的一位学生在她的随笔中发过这样的感慨:

       “成功的定义究竟是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赚了很多钱,社会地位高,有房有车、有权有势,才算成功。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自己儿时理想是什么。回首想一想,初中写了多少篇关于成功的作文,当时高谈阔论,如今看来却有些可笑。至今还记得初中老师的那一番话:你们记住了,怎样写,作文才能获得高分。有时候,违心写下的虚情假意作文成为了范文。而发自本心写下的文字,却只得到了两个红色的、无情的字:重写。阅卷老师从没有对那些千篇一律的文章感到厌烦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又要将那背得滚瓜烂熟的文章稍作修改后套进去;我只知道,阅卷老师大致看了几眼后,给出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我感到莫名的悲哀。”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有时候会自觉批判体制不合理的地方,但往往由于出于“保护”学生的目的,执行着我们自己所痛恨的那套法则。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时常感慨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的作文里,空话、套话、假话越来越多,他们在暗地里不满于保守枯燥的教学方式,但在课堂上早已习惯了循规蹈矩。有时说“假话”可以获得好处,便不亦乐乎地践行着自己反感的事情。成人世界的教条与规则压抑着学生的个性,牺牲着学生的兴趣与天赋。不少孩子逐渐丧失了生命中本质的创造力和活力。

       影片的主人公基廷老师的课堂激起了我内心的震动,他打破了照本宣科的教学传统,他要求孩子朗读教科书上一篇关于“如何理解诗”的导论,正准备以作者的思路和方法分析诗歌创作,话锋却立即一转:“鬼话!这不是在修水管,这是在谈诗!撕掉吧!”他的话语惊四座,孩子们面面相觑。随着一位学生率先撕去了自己书本的一页,其他的小伙子们兴奋地响应起来。“撕吧!这是一场战争,关系到你们的心智和灵魂,你们要学习独立思考!”他想告诉孩子,读诗不是为了学习枯燥的理论与技巧,不是为了应试。人们之所以写诗,是对自己的生命充满热情。每一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生命贡献一首诗篇。基廷老师布置的第一份作业,就是在下周的课上,每人读一篇自己写的诗。

       基廷老师致力于改革英国文学史的课程,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难以读到的那些思想色彩浓厚的诗歌,并且鼓励他们挑战权威、怀疑传统,对既定的认知、成见保持警惕。他请孩子们以一种反叛的姿态站上讲台,大胆称老师为“船长!船长!”鼓励他们用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使他们头脑中那些固定的范式摇摇欲坠,重新唤醒思想与个性,坦诚地面对自己,而不是人云亦云,不假思索地做常规的判断。他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禁锢在压抑世界里的年轻人,带领他们恢复了向往飞翔的激情和振翅高飞的勇气。

       生命教育——聆听生命的暗涌,让人生超凡脱俗

       片段二:00:12:30-00:16:40 基廷老师的第一堂课:“死亡”教育。

       在这里,我想谈谈我对于“死亡”这个诗社名字的理解。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向死而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总是畏惧死亡、讳谈死亡。但事实上,只有意识到死亡的存在,瞭解死亡总是伴随着生命、笼罩着人生,我们才会真正明白时间的可贵,全力剔除生活中的肤浅与无聊,珍惜并敬畏有限的生命。

       基廷老师的第一课,不是讲授文学知识,而正是一场关乎“死亡”的教育。他带领孩子们细看大厅中已故校友的相片,聆听他们的“呼吸”。相片上的孩子们和这些年轻人别无二致——因为他们的生命都只有一次。那些男孩们和他们一样,意气风发、不可一世,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双眼里充满希望,唯一不同的是,自然法则已使他们化作了尘土。我们都是凡人,总有一天,这个房间里的人都会停止呼吸,僵冷、死亡。我们是否虚度光阴,到最后一事无成?——(CARPE DIEM)SEIZE THE DAY——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把握今天,让自己的生命超凡脱俗。

       于是,“(CAPRE DIEM)ZEIZE THE DAY”便成为了许多人在需要做出人生抉择时,面对挫折时用以自励的座右铭。

       基廷老师告诉孩子们“死亡诗社”的存在。“死亡诗社”是基廷年轻时参加的社团,是一个校方极度反感的组织,成员们在印第安人的石穴中聚会,诵读惠特曼、拜伦等作家的作品,从中感受生命原初的力量。

       诗社的诗集扉页上镌刻着惠特曼的诗: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我的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之时,我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这振聋发聩的宣言激荡着孩子们的心灵,他们重组了诗社。无数个夜晚,他们借助手电筒微弱的灯光,穿越树林,进入人迹罕至的石洞,在篝火旁高声诵诗。他们在诗歌广阔的天地中徜徉、栖居,倚着那些炽热的灵魂取暖,倾诉心灵中所有的愤懑与孤独,在诗歌的激情中战栗,用遥远、深邃的目光寻觅生命的真谛。和着优美的诗句,他们自由舞动起节奏强烈的印第安人舞蹈。这一刻,孩子们的世界重获新生,他们开始明白,与其平静、绝望地在庸常的世界里苟且,不如做一枝寒梅,在狂风与冰雪中凛然绽放。

       作为语文教师,基廷老师的教育理念也让我重新思考文学的价值。生活中的任何一件普通的事物,诸如一朵花、一滴雨都能给人以创作的冲动与灵感。“文学是人学”,文字与思想可以改变世界,在一个人困顿、无助、一无所有的时候,尚有文学、哲学及艺术作他最后的慰藉。所谓的人文价值,是能够击中人们心灵最柔软的部分,是传递真、善、美,是传达爱与悲悯,这才是我们存活于世的理由。诗人之所以吐纳珠玉、卷舒风云,是因为他们的世界没有褪色,缤纷烨炜、波诡云谲。正如拜伦的诗歌,时而沉静、时而奇崛、时而壮丽。如同暴雨过后,海上的壮丽景观——三层云,一层在天边,不动,一层是晚霞,一层是下过雨的云,在桅顶飞掠……

       看见剧中的孩子尼尔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所爱,勇敢喊出了“我要演戏”的宣言,我感到欣慰;而影片却以尼尔的自杀和基廷老师被辞退为结尾,我不免唏嘘。这个世界有太多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他们步履匆匆,却从未想过自己是为了什么而繁忙。这般对于自己生存状态的冷淡,真是叫人痛心。更可怕的是,这个世间还有太多喜欢“设置”他人生活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势力与强硬,镇压着寻梦者的浪漫与激越,让敢于憧憬、富于幻想的孩子过早地背负起世俗的压力与精神的苦闷。那些选择未知的、布满荆棘道路的孩子是极少获得承认的。教育的改革步履维艰,需要改革之人的智慧与韧性。米兰昆德拉曾言:“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至少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生活。”基廷老师这场“失败”的革命激发了我的反思——如何唤起学生对于生命的崇敬感,学会对自己负责。只有明白人生是自己的,成功永远不能依靠他人的安排与施舍,孩子才会加倍珍惜自己的梦想,为追求投注所有的精力与热忱。只有关注孩子心灵与生命的老师,才会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与尊重,才是教育真正需要的老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