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好作品人物每天写1000字

与世无争,与人无求,只要相聚相守

2016-12-05  本文已影响878人  慕蘭
杨绛

最近重温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和《走到人生边上》,是因为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和际遇后,我想一个人坐下来静静的思考,有关我的人生,不管是事业还是爱情,我要慢慢的梳理我的思路,先生一生朴实无华的文字和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先生一家三口的生活平淡如水,没有功名利禄的追求,也没有大富大贵的理想,只要有彼此的陪伴,只要有我们仨在一起的日子。

钟书是家里的老师,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让女儿圆圆和先生景仰。圆圆受父母的熏陶,酷爱读书,过目不忘,是爸爸的“好兄弟”。而先生是最贤的妻,最累的娘。她穷尽终生去辅佐丈夫,让其尽显才华和成就,操其苦心去栽培女儿成为栋梁之才。

三个人在生活中处处洋溢着爱与包容,填充着理解与支持,他们何其珍贵的诠释了一个“家”字。这样的“家”让我心生感动和贴心。

杨绛满腹诗书,博古通今,这源于她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理念。不管面临多么艰难的困境,她没有停止过读书和工作。她说那是她的兴趣。

先生48岁开始学习西班牙语,翻译了西班牙不朽的著作《唐吉坷德》。朱光潜曾评价说,中国的散文、小说翻译“杨绛最好”。从《小赖子》、《吉尔布拉斯》到《唐吉坷德》,杨绛的翻译被誉为是在忠于原作基础上用中文的重新创作。

我敬佩这样一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学者。我愿意细细品读先生的作品,让已经消逝的华光在我们的身上熠熠发光。

除了过人的才情,生活中的杨绛勤劳勇敢,无怨无悔。她的胆识和隐忍也足以令人刮目相看。在钟书和圆圆的眼中,先生俨然是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好妻子和好母亲。

钟书把墨瓶打到,洒落一桌布,先生忙安慰“没事,我来”。钟书的灯泡不亮了,先生呵呵道“没事,我会”。她总是在钟书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拿钟书像小孩一样呵护,从不计较付出,从不在乎得失。

我为这样一个“女汉子”折服,用她的温柔体贴操持着“我们仨”的家。

先生对待婚姻,可谓深谙隐忍是福。先生曾与钟书因为法语发音纠缠不休,争吵不断。当被证实结果是先生对钟书错的时候,先生没有丝毫的兴奋,反倒认为无趣至极。

她说赢了又有什么用呢?常言“小夫妻船头上相骂,船杪上讲和”。他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但此后几年来,他们并没有各持异议,遇事两人一商量,就决定了,也不是全依一个人,真的没有争吵的必要。

后来当爹爹(钟书父亲)强制让钟书放弃清华教授而去蓝田时,先生心里一万个不同意。但她只把这种不满和矛盾压在心底,非但没有公然站出来反对爹爹,也没有在钟书面前流露出一丝的压抑。

不能求同,还是存异吧。在关系到钟书事业前程的大事上,先生选择了隐忍让步,成全爹爹,也不让钟书为难。这种豁达和洒脱,我认为也不是当下一般女子能为之的。

我们仨

杨绛曾读到英国一位作家概括了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她之前,从未想过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先生说,我把它念给钟书听,他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先生说,“我也一样”。

我没有办法用华丽的辞藻去渲染先生和钟书的婚姻,因为在他们面前我无比渺小,但我知道我会像他们一样,去呵护感情,守护婚姻,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

先生的一生坎坷晃荡,但她用生命诠释着永恒,值得太多太多需要我去学习的。当我们浮躁不安、狂妄自大或者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抑或孤独无助、压抑无望的时候,读读先生的文字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