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张建宏:静水流深的琢玉人
▬01 ▬
位于十全街的“琢石玉雕工作室”有一种“深藏不露”的感觉。
从外表看上去,和周围其它的玉雕工作室没有什么不同,两扇对开的玻璃门,一片明亮的玻璃窗,几个展柜,一套桌椅,刚好给客人留下回旋的空间。沿着楼梯走到二楼却豁然开朗,放眼望去,接待处、作品陈列厅、办公室一应俱全,大厅最深处的玻璃门前输入密码,便是宽敞明亮的玉器加工车间,几个遥相呼应的门上分别写着“设计室”、“切料车间”、“雕刻车间”,每个房间都有玉雕工匠井然有序地埋头工作,很难把这样的现代化的企业生产场景和“作坊”、“店铺”、“前店后厂”这些熟悉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02▬
“琢石玉雕工作室”的创立者张建宏给人同样的感觉。
拥有“江苏省玉石雕刻艺术大师”、“内蒙古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副会长”等头衔,作品获奖无数,2016年又评上“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的张建宏不善言辞却格外认真,对我们的采访都事先准备一份“发言稿”,虽说不善表达,却心中自有天地,20余年的玉雕生涯,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从未停止学习,在玉雕市场的沉沉浮浮中,以自己的理念推动着整个工作室和“琢石”品牌的发展壮大。
张建宏是苏州本地玉雕艺人的代表之一,他的家乡是有着“江南第一水乡”美誉的周庄。那里的水乡风情自带着一股子艺术气息。周庄历史文化悠久,几乎所有人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老祖宗留下了的老物件,比如古钱币、瓷器、玉器、古家具等,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20岁的张建宏怀揣着父亲给的6000块钱,在周庄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古玩店。也就是在经营过程中,他逐渐找到了一生的“真爱”——玉器。
巧夺天工的玉雕作品让他欲罢不能,爱得狠了干脆放下生意找到玉雕厂的师傅拜师学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于是爱好变成了事业,一种生意转为另一门手艺。
因为爱好,他对玉雕有着执着的信念和追求,“艺术家不同于工匠,工匠通常是做着重复性的工作,要求具有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精神,而艺术家除了具备工匠精神,还应该拥有无尽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源泉,就要求一个人要不断充电……不断学习、锻炼和培养,不断提升自身思想、知识、情感、艺术方面的修养,逐渐形成独特风格。”
20岁开始在文玩行业里的历练,使他将玉雕手艺作品经营的风生水起。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对整个行业的前瞻性见解、对市场规律的熟悉和自信,使得“琢石玉雕工作室”发展至今成为业内瞩目的佼佼者。
【作品赏析】
▼
▬03▬
张建宏不喜欢将自己的经验系统的长篇大论的宣扬,说到自己的看法,总是言简意赅却又分量十足:
“我们绝不会做机雕的作品,那是自绝后路,机雕的只是商品,我追求的是有设计者的艺术作品”
“之所以专注于和田籽料,因为它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巨大的消费潜力,它蕴含着几千年的玉文化”
“没有明确的固定的题材,设计和创作要考虑材料自身特点,也要考虑市场接受度”
“创新不是哗众取宠,被大家接受的创新才是创新”
“诚信是经营的根本,不论你用什么料子,做什么东西,卖给谁,都要讲究诚信”……
艺术不是孤芳自赏,终归要放在市场中适者生存,张建宏用生意人的头脑守护艺术家的梦想,用一颗热爱的初心为“琢石”这个玉雕品牌保驾护航。
每当说起家乡周庄,张建宏都有说不出的骄傲,“我想应该是成长环境,家庭和个人的性格几方面,促使我走上了玉石雕刻的道路”。如今成为玉雕国大师的张建宏也成为了周庄的骄傲,而他对梦想的追求也如家乡的水,“静水自流深”,永远默默地朝着目标前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