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终结》里寻找出路
读《历史的终结于最后的人》
2017年10月6日
翻看以前写的关于此书的微博,稍微整理足有五千字之多。记录着读书过程中的零散认识,多是关于某一部分的局部理解,却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其中之一就是为写读书总结积攒着数量庞大的素材和星点思想。读书时,免不了会被个别字句的逻辑推理或者故事所打动,瞬间思绪的爆发若不及时记录将永久地消失,过后再去回忆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发微博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将图片和文字放置于庞大的互联网之中,绝大多数无人问津,偶尔的点赞或评论都可能是空灵般的震撼。而正是如此找到了有共同追求的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们周围还是有大量的阅读者、思考者和努力改变的人。正是因为互联网的产生,人们开始有了更加明确的群落属性,因共同的欲望和追求走到一起,而不是人人都处于菜市场,鱼龙混杂,难以分辨。用互联网寻找归属,用互联网满足需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亘古不变的道理在互联网世界依旧适用。
读书,一个很实用的办法是写一篇关于此书文字,不深刻甚至跑题都可以,总之得写。喜欢读一些有点难度的书籍,尤其是关于思想和逻辑,因为思想和逻辑是最容易刺激我产生自我思维的东西。要的就是那种无法理解痛,“怀疑”不断地迫使我在奔向答案的路上苦苦追寻,披肝沥胆,头破血流。无数次怀疑自己,无数次感谢上苍。阅读始于大二末期,起步于苏联历史,而真正静心于阅读是在大三,当时内心的深度恐慌和对未来的极端迷茫,促使我开始寻找终极目标,一路走来,不知是如何读到现在这般境况。
有人问我喜欢读什么书?我常回答颜值高的书,但问我所喜欢的类型则无从作答。本来我是不喜欢读任何书籍的,直到现在也不承认自己喜欢,顶多算是一种习惯。求学阶段的阅读是没有办法,在制度层面以分数论高下。大学阶段读书有一部分时间是为了躲避无聊,也是躲避看到同学牵着女朋友的手,而在教室静坐。毕业后长时间处于放空状态,没人管我如何做怎么做,空虚异常,致使我无法对抗这般无聊。不打唠、不打牌、不打球、不打游戏,所以读书成为一种处理无聊生活较为合适的办法。
多年来的读书生涯不断变幻求知领域,从苏联史到中国史再精细到中国近现代史,那个动乱的年代给了我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社会的方式。可突然有一天发现中国近现代史没办法继续读,写下那句“历史都他妈的是骗人的”的狠话后,远离历史而被迫跑到经典阅读的轨道上。比如汪精卫的夫人说过的一句话:“汪精卫亲日,蒋介石亲美,###亲苏,为什么汪精卫就是汉奸卖国贼?”在深度阅读近现代史的过程中不断地更换固有的判断及认知方向,无限次否定自我,在对与错之间往复徘徊,以至于最后没有是非对错的基本判断,只剩下满脑子的灰度认知。后来我发现,这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转变。
从历史故事起步,到感觉被历史欺骗再到放弃追寻历史真相。这几年的阅读生活,似乎彻底地改变了对“我”的认知和对”我“以外的认知。开始学会用审慎的态度评估自己,了解自己的欲望,了解自己的局限。用平和的心态接受我以外世界的一切,理解别人的欲望,理解别人的局限。离开历史转而形而上学的折腾。这一步,将没有终点。借用卢梭在《爱弥儿》中的一句话“要记住,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自以为是”。自以为是的代价就是青春,青春已逝,再唏嘘亦枉然!
以下文字的引子是来自曾经的微博,并在此基础上续写《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的总结,采用如此随意的方式还是第一次。总体上没有读懂,只能断章取义地关于某一章或某一段落写下自己的感受,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