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第三章:人格与动机

2017-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liris

笔记内容整理自中国大学MOOC陈昌凯老师的《心理学与生活》课程的视频。

一、你未必知道的人格

人格的来源

人格(Personality)来源于日文,“人”、“格”。英文词根 persona,指人们上台表演时佩戴的面具。Personality 运用面具这个词根,来慢慢形容在人们心中所具有的不同的特征和表现。

人格的五个特性

人格与性格的差别

二、你不知道的东西潜意识知道

什么是潜意识

假期综合征(Post-holiday Syndrome):可能是潜意识的表达。将消极情绪压抑进入潜意识中,造成失眠、疲惫、精神不济,通过身体表现出来,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心理冲突。本我:清闲;超我:奋斗;自我:协调二者,让身体出现症状,让本我得以消极怠工,让超我得以容忍本我。自我通过部分地压抑本我的冲动,从而避免了和超我之间产生冲突。即,自我防御机制(Ego-defence mechanism)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梦的解析》,标志着精神分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提出冰山理论(Iceberg Theory),用海平面以下的冰山部分比喻潜意识。

(佛洛伊德)如何知觉到潜意识

(佛洛伊德)人格的三个结构

一个强大的自我可以协调本我(黑天使)和超我(白天使)的冲突和矛盾。一个不够强大的自我可能引起人格分裂(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详见《心理咨询与治疗》

三、你运用自如的自我防御机制

什么是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更类似于一种自我麻痹。不能让它代替我们思考。失去前进的动力。另,不要揭穿别人的自我防御,避免引起别人的攻击。

几种重要的自我防御机制

四、为什么广告会有用:人本主义的解释

需要层次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人的行为受原始欲望驱使,由本能驱动。
以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为代表的人本主义:人格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于我们慢慢形成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即“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的五层金字塔结构

需要层次理论金字塔

生理需要 + 安全需要 = 缺失需要(Deficiency need),涉及生死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 尊重需要 + 自我实现 = 发展需要(Growth need),不涉及生死,而是让人更幸福的需要。

五、你的心理正常吗

心理问题的两个层面

心理不正常的甄别标准

偏执性人格倾向 vs 偏执性人格障碍

抑郁倾向 vs 抑郁症

六、挨千刀的心灵鸡汤:行为主义视角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Behaviorism):人格<——>行为。如,假期综合征(行为的强化)、操作型条件反射。

社会学习理论

个人、环境与行为的交互作用

自我效能感(Self efficacy):是一种信念,指我们相信自己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恰当而有效地做出行为表现。由班杜拉提出。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学会从恰当的实际出发
定义恰当的成功
选择恰当的方式
恰当的坚强
恰当的自信

七、人心,可测吗?

特质理论

人格测量

八、血型与星座,你信吗?

血型与性格的关系

主观验证效应:接收信息——》寻找事例验证——》确认信息。

星座与性格的关系

星座(Constellation)与性格的关系,也是类似的。

人格的成因

人格的定义

随着视角不同,人格会呈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样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