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 #亲密关系 Day15

2022-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可凡偶书

今日所得:爱情三角理论

罗伯特·斯腾伯格认为不同的爱情都能由三三个构成成分组合。

其一,亲密。包括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爱情关系中常见的特征组成。

其二,激情。激情常以性渴望的形式出现,但任何能使伴侣感到满足的强烈情感需要都可以归入此类。

其三,承诺。指投身于爱情和努力维护爱情的决心。

按照以上三个构成成分,真正比拟几何中的三角形,我从两个维度理解。

1/三角形内角角度大小区分情感的深度。

1)平角零度。亲密,激情,承诺落成直线或点,无法成型,即无爱。可能只是最普通的点赞之交。

2)钝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维度偏大而其它两个因素相对较小时会出现两种情形。

喜欢:亲密>激情、承诺。如好朋友之间

迷恋: 激情>亲密、承诺。如理想中的暗恋对象,偶像等。

3)锐角三角形。亲密,激情,承诺角度大小差距不大且同时具备,即为爱情。

2/按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关系区分爱情的类型

三角形中的“畸形”:

1)空虚之爱:只有承诺,没有亲密或激情

2)浪漫之爱:强烈的亲密感和激情,不一定有承诺。

3)愚昧之爱:缺失亲密,仅凭借激情和承诺产生爱情。

等腰三角形:三个爱情要素中,至少有两边是具备完整的。

相伴之爱:亲密和承诺结合所形成的爱就是相伴之爱。相伴之爱并非全无激情可言,只是不如浪漫之爱中那么热烈。

等边三角形:爱情因素三方完整而稳定。

完美之爱:当爱情的三个成分——亲密、激情和承诺——都非常充足时,人们就能体验到“彻底的”或完美的爱情。

爱情三角理论中的三个构成因素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同一对伴侣之间,情感深度和爱意类型也会随着时间而有所增减或变化。

有句话说: 感情是可以动态变化的,三年前不喜欢我,不代表以后不喜欢我。反过来也一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