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识东坡》教学反思

2023-10-09  本文已影响0人  亦然_ba45

《望月识东坡》这一课,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东坡》《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四首诗词组文,以诗词中的月为主题,引导学生结合苏轼的生平理解这四首诗词,并体会苏轼的心理蜕变过程,从而认识苏轼这个人。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教学效果(思效)

(1)学习苏轼的诗词。课前老师布置学生收集苏轼的故事,回忆苏轼的古诗,开课后教师起头,学生齐背苏轼的诗词,然后导入课文,学习四首苏轼的诗词,通过学习,学生都能做到熟练诵读四首诗词,并深入理解诗词的意思。

(2)经由诗词中的月的意象,了解苏轼这个人。上完课,学生基本了解了四首诗词中的月,并通过月所寄托的作者的不同情感,了解了苏轼个人心理蜕变人过程,经由学习诗词认识了苏轼这个人。

2.教学收获(思得)

(1)诗词学习,搭建支架。 一节课要学习四首有一定难度的诗词,支架很重要。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我以以下三个问题为支架,帮助学习深入学习诗词。

1.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

2.其中写月亮的句子是哪一句。

3.苏东坡此时的心境是怎样的。

教学中我让学生紧紧围绕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由浅入深,从文字到心灵,与文字对话,与不同时期的苏轼对话,进而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了解这个人。

(2)由文字及心灵,感悟其人。诗词中很多字都与月亮有关,是诗人“千锤百炼”而成,也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我带领学生紧紧围绕这些字或词,进行研读和探讨,学生纷纷找资料,悟诗情,明白了文字中蕴含的诗人的心界,达到了由作品探寻作者心路历程的目的,自然而贴切地表达了物性与情思。

3.不足之处(思失)本课教学中,在指导朗读上,由于时间问题,再加上课前备课准备也不够充分,我害怕学生理解不到位,只是让学生泛泛而读,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感受。因而,学生不能深刻感受到或孤独或淡然的心境。

4.改进措施(思改)四首诗词意境很美,却很含蓄,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再现洒满庭院的月光、寂寞的乌鸦……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词的意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