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理想主义者:《瀑布守门人》读后感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140期主题“平”,参加短毛碎组织的好文共读】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家田耳的这篇《瀑布守门人》才读到开头几段,一句“我们作为被回收的垃圾,彼此会萌生一种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快意”,让我瞬间有了点熟悉的感觉。
先想起王朔,又想到王小波。
其实文笔并不相像,故事的背景、发生地、主角身份也基本不存在重合,但,讲的故事里一样有青春的伤,那是迷茫的、阴郁的、躁动的、无力的、压抑的、绝望的、理想主义的、欲望扭曲的、有创伤的、充满破坏力的……青春!
这篇小说采用双线叙事。
主角是同一群人,在不同年龄发生的两段故事。
两条线交叉进行,青春期回忆线,循着故事发展顺序,陆续将一幕幕情境如电影镜头切片一般,在现实时空中穿插、闪回。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一个“溽热黏腻”的五月夏日,一群大致出生在八零前后的职专生,到贫困生杨媚家里帮忙插秧,可惜来的六男三女都是没下过田的城里人。
这是漂亮的女班长——洛婴在毕业前夕组织的活动。插秧当然是失败的,但杨媚要带大家去的瀑布则令人期待,杨媚“几次提到瀑布,仿佛是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
走向瀑布的路上,同学间气氛欢快,小说的真正主角 ——郁磊阳调侃被栅栏挤住的刘维俊说,“我们一起拔萝卜。”
飞水洞瀑布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是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天坑,四壁阴生植物油绿如漆,有一个“逼仄如门的豁口”,瀑布自上端挂下,无数水滴在明与暗的光线中晃动。
一个遗世独立的天然密室,仿若法外之地。
“蓄谋已久”的午餐在瀑布一侧的平地展开,几个人喝下五瓶半沱牌大曲和两瓶啤酒。
身为带了一点自暴自弃的无奈和颓废,但从插秧,到男生们在路上嬉闹着钻过栅栏,再到男女生水潭戏水,直到午餐时刻,气氛都是融洽和谐欢乐的,
酒精的刺激之下,乐静婷将啤酒罐捏出碎裂的声音,说“我决定脱光了游泳!”
在这之前,男生们穿着短裤下水,只有洛婴穿了三点式泳衣,欧玉和杨媚两个都是穿着长裙和衣戏水,裙摆打湿以后犹如两把墩布,于是,只有穿着三点式的洛婴被男生们集体凝视。
乐静婷的话,首先得到欧玉的响应。
像是对洛婴的模仿和超越,又像在宣告某种打破禁锢的渴望,或者还有女孩子对异性关注的争夺,对同性的攀比和嫉妒……
除了洛婴没说话,向来充当洛婴跟班的杨媚,也突然夺过话语权,化身"守门人",驱逐男生离场。
以上的讲述中,“我”几乎没有存在感,仿佛一个独立镜头后的旁白者。
讲到这里,作者停住了。像一个吊人胃口的导演,镜头摇到一个圆笼格斗的电视画面,时空切换到十来年之后的现在。
“我”走到了台前。
洛婴打电话,召集同学聚会,主题是关心昔日同窗郁磊阳。
同学聚会的对话推进着另一个故事,线索再次围绕瀑布展开——
郁磊阳被举报在"花洒瀑布"的裸体浴场暗藏偷拍的摄像头。
“我”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先介绍了他的发家史:
毕业后,郁磊阳拒绝被父亲安排进地质队——帮叔叔开车——买下卡车拉货——筹钱买下烂尾楼改造成酒店搞旅游——接手瀑布改造成“花洒瀑布”网红浴场,主打"女宾裸泳日",自封"瀑布守门人"。
让读者疑惑的是,偷拍者肖某既然被识破,郁磊阳私放对方,为什么没有拆摄像头。
“我”没有解谜,而是继续吊人胃口,通过一个自我贬低之后的扪心自问,又说起郁磊阳小时候的事——
父母闹离婚,母亲意外离世。上小学时,同学们被霸凌,每个月都要交三角钱或一斤米当“过路费”,只有郁磊阳宁肯挨打也不交。
他刻意避开同行者,一个人挨揍,再一个人找到霸凌者的家,找到他的父亲,直到反抗成功。
以上种种叙述,为了慢慢拼凑出郁磊阳的人格特点,让读者读懂他。
这份执拗同样呈现在他的“单恋”之中。
他主动掏钱请饭,参与洛婴组织的活动,旁观她与“校外的家伙谈恋爱”,又用开桑塔纳的新男友甩掉旧男友,直到严打后恢复单身。
爱交际的洛婴虽知道郁磊阳的心思,但对相貌平平的他不感兴趣,“我”劝郁磊阳改弦易辙,接受明确对他表达好感的杨媚。
郁磊阳却说,“我说过要洛婴理我吗?我就喜欢看洛婴没心没肺的样子,每天看到就好。”
原来,郁磊阳从始至终,都没打算和洛婴有什么深度链接。
因此,他对洛婴喜欢的诗人和作家半点不感兴趣(当然不感兴趣,他手里的《上升的一切必然汇合》,涉及种族、人性、信仰、道德、矛盾种种复杂主题);
洛婴无论和谁恋爱,都不影响他投注的欣赏目光。他只想看看没心没肺的笑容,没有和另一个人有深度链接的打算。
事实上,直到成年后,任何一场相亲中,他都未和异性们有过进一步的接触。
对亲密关系疏离的状态,与他父母关系的破裂、母亲意外身亡等事件留下的创伤有关。有过失去爱的痛苦,所以对深度关系望而却步。
再来说郭磊阳喜欢的洛婴——
“长得亮眼”,“对交际感兴趣”, “我觉得她讲话做事和她的嗲嗓门总有些假里假气”……她是个吸引男孩子目光的女生,而且除了学习不好,其他方面都很不错。
洛婴的真诚与否不好说,但她主动帮扶杨媚的行为,给杨媚带来实际的好处,也一定造成过真实的伤害。
她被表彰在校会上发言说,“……我不是一个精打细算的人,我要向杨媚同学学习怎么精打细算地过生活”,全校师生都知道杨媚是个贫困生了。
偏偏这种伤害,杨媚是没有资格置喙的,不只不能表达反感,还要继续做洛婴的形影不离跟班。
洛婴和杨媚,是个非常有对比性的对照组。
一个“小姐”一个“跟班”;
一个家庭条件好,一个是贫困生;
一个阳光开朗、热爱交际,一个对男生的追逐不理睬。
可是对男生不理睬的杨媚,却在开学一个月后,主动约郁磊阳。
“我”夸杨媚有眼光,可郁磊阳不喜欢她,他说杨媚的“眼神毒”。
细品下这个形容,猜测这个“毒,”大概率是一种混合了自卑的羡慕嫉妒恨,有无奈有不甘有欲望的目光,一定是阴郁的,这里再次对比洛婴的没心没肺。
杨媚的“毒”在她充当女生们裸泳的“守门人”的那刻,开始释放。
她指引男生们“要把握机会”,爬水管偷窥,说止步不前的男同学是“一群白痴”。
郁磊阳阻拦说,“我们都是同学,不是吗?”
但,接下来的现实很残酷——
少年们的欲望与暴力并行,四个人对付“我” 和郁磊阳的手段半点看不出同学情谊,罗湛的主导、刘维俊的盲从,鲁南星和冯既光跟随,共同施暴——“他们把郁磊阳脑袋准确地摁在水里,时不时拎上来换口气。”
除了郁磊阳,另外五个男生都完成了窥视,包括我。
“我爬起来,罗湛接着踹我屁股。我踉跄地往那边走,仿佛并不情愿”,“仿佛”两个字巧妙揭示了“我”心底的蠢蠢欲动。毕竟,“你可以把一匹马领到水边,可你没法硬让它喝水。(毛姆)”
六个男生中,唯一守住道德底线的,只余郁磊阳。
他一个人离开,“抽搐般地甩开”我的手。“抽搐”,是一种不经大脑的肢体反应,是生理上的条件反射。
同学情谊彻底破裂,郁磊阳与在场的所有男生划清了界限。
郁磊阳脸上的神情可能是怎样的呢?失望?鄙视?决绝?沉痛?或者还有破碎,这个神情让我此后余生一直自我谴责,于是,我说,“我也需要自我原宥,从这角度出发,经过这些年,我日益地明白:我哪曾失去什么?我们从未失去任何我们配不上的事物。”
为了让自己好过点,“我”承认我不配,配不上郁磊阳的友谊。
读到这里,我脑海中冒出北岛的一句诗:“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郁磊阳没把自己定义为英雄。事实上,他每次坚守的姿势并不好看,不是挨打,就是挨打也不后退……
所以,他更像一个理想主义者。像任何时代的理想主义者一样,一腔孤勇。
或者,他心底还有疑问,“忍住,真的很难吗? ”“做个人,不应该吗?”
于是,赚钱之后,他选择自己去做“瀑布守门人”。
他守的,是内心认定的道德底线,是“挨打不低头”的少年;他让自己“被诱惑”, 体会“每天想到,每天忍住”的感觉, 这更像一种证明,证明掌控自己,做“一个人”,其实没那么难。
文中值得推敲的地方还有很多——
主角们的名字,几次出现的“锦鲤”,电视里的“格斗画面”,还有,开头回忆,说的明明是五月,为什么在同学聚会时,“我说那年三月八号之后,他们也都失联了”……
郁磊阳或许平凡,但绝不普通,他终究成为他想要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