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设计

年薪50万+的设计师是如何高效学习的?

2020-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UEGOOD

| 前言

        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经常会听到或看到很多业界前辈分享的经验,这些分享经常会让我们惊叹并且受益匪浅。但偶尔我也会感叹当下的时代,爆炸的输⼊和超负荷的处理信息,让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既迷茫⼜疲倦。

        每个⼈的时间和精⼒都是有限的,也因此倍加珍贵,如何⾼效的学习⼀直是需要我们直视的话题。学习是从有限的案例中找到规律的过程,找到的规律可以转化为知识,但是我们是⽆法单纯的通过记忆知识来学习知识,所以我们需要系统性认知学科、结构化串联知识和掌握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

| 系统性认知

        系统是由若⼲相互作⽤或相互关联构成的统⼀整体。系统有其时间和空间界线,被其所处环境包围和影响。

        Neri OxmanJohn Maeda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在科学、工程、设计和艺术四个领域造性探索&创意循环的地图假设(如下图)及相应解读,创造性阐释了学科之间不再是割裂离散的孤岛这一命题。

【Neri Oxman: 奈丽·奥克斯曼】—建筑师、设计师、MIT媒体实验室教授

【John Maeda: 前田约翰】—世界知名的图像设计师、视觉艺术家、电脑科技专家

Krebs Cycle of Creativity (KCC)

        科学的作用是解释和预测我们周围的世界,它将信息“转换”为知识;工程的作用是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开发,它将知识“转化”为效用;设计的作用是产生解决方案的体现,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功能并增加人类的经验,它将效用“转换”为行为;艺术的作用是质疑人类行为,建立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它将行为转变为新的信息感知,重新呈现在KCC中科学开始时的数据。

        KCC有意做得十分抽象,可以作为时钟、显微镜、指南针和陀螺仪多个角度来解读,作者也坦率的承认作为推测性的命题,KCC还有待填补一些智力空洞和裂痕,不过这不影响它为我们提供启发,让我们站在更高的维度去观察,摆脱思维的孤岛,更系统的去认知设计这门综合性学科。

| 结构化思维

如果把大脑比喻成一个数据库,假设知识能够被整齐的归类到各个文件夹里,而且文件夹的位置和命名都有规律和逻辑,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很快的找到文件。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结构化。结构化思维的三个要素分别是:主题鲜明、归纳分组、逻辑递进。

典型的框架包括金字塔结构、黄金圈(Why - How - What)等都是「结构化思维」的典型应用。

        设计师在构建知识体系时,结构化思维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巩固和梳理知识点。在生活工作中,结构化思维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产品设计、演讲、写作等,熟练的掌握这项技能将会让你在各个领域当中更有竞争力。

| 高效学习

        系统性认知和结构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形成信息网络,但想达到高效学习的目标还需要两部分来实现:

01、自我认知:意向性

        日常的忙碌会悄无声息地在我们的信念和行动之间隔出一条鸿沟,这很容易让我们产生挫败感,导致被动学习和回应,只有将意向性融入学习,才可以在信念和行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这座桥梁的稳固程度需要通过自我认知来加强。

        意向性理论旨在探明内心与世界的关系,或者说意义的获得方式,所以通过认识自我和梳理学习的意义可以造就意向。意向性可以同时提升生产力与注意力,当学习不再是被动的回应,而是意向驱使的时候,也就是学习效率最高,驱动力最强的时候。

        当然也有些人即使在被动驱使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依靠自控力进行学习并能收获果实,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自控力和肌肉一样是有极限的,想要突破这些极限的前提条件同样是加强自我认知。自控力最强的人不是从自我的较量中获得自控,而是学会了如何接受相互冲突的自我,并将这些自我融为一体。设计的范围十分广泛,只有先探索自己的内心,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带着意向去生活是门艺术, 是在别人为你做出选择之前做出自己的选择。——里奇·诺顿(Richie Norton)

02、自我管理:高效的习惯

①、记录  

记录的主要原因是记忆不可靠,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Dan Gilbert)把我们的记忆比作画作而非照片,因为我们的大脑会对记忆进行艺术加工。但是传统的记录方式缺乏创造性,做好了无法获得及时的成就感,做不好还容易差生负罪心理。记录的方式有很多种,这里推荐同样身为设计师出身的赖德 · 卡罗尔(Ryder Carroll)推广的子弹笔记。

        《子弹笔记》就是利用符号标记结合分项记叙的快速记录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追踪过去、记录现在和规划未来,用在学习设计上可以很好地帮我们整理想法,锻炼归纳总结能力。

②:反思  

       反思不是总结,他们的侧重点不太一样,总结是对结果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行为管理学大师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于《教聪明人学会学习》(Teaching Smart People How to Learn)一文中提出“双环学习”的概念,论述了反思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单环学习跟PDCA循环十分类似,主要是为了高质量的完成目标。

Plan:发现机会,制定计划;

Do执行计划,实现计划内容;

Check检查计划与结果,找出问题;

Act处理结果,对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经验进行问题归类, 为循环做准备。

       双环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反思放下戒备性的思维方式,改变心智模型去重新面对和思考问题。

        当然,学习也不能被狭窄的定义为只是为了“解决问题”,因为“解决问题”只是专注于识别和纠正外部环境的错误,而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式本身很可能就是问题的根源。反思的目的不是对过去的错误进行惩罚或评判,而是为了帮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全面的探究知识,同时审视自己的心智模型是否对学习造成了阻碍。

③:取舍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

“完美的设计不是无需添加内容,而是无可删减。”——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不管你多么想做到理性高尚,你都无法在不付出任何生理代价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又一个的决策”——罗伊·鲍迈斯特(Roy F. Baumeister)

……

        古今中外无数的学者,都在用实际言行提醒我们,取舍是一种高效能的思维方式,它的目的是找到内在与外在的平衡点,只有懂得取舍之道,才能让自己在专注的领域上有所建树。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一种两极之间的取舍之道,很适合用于辩证事物之间的对立与联系,这在学习甚至是执行设计的过程中都十分实用,如果把简单和复杂置于两端,可以找到合理;把艺术和科学置于两端,也许可以定义设计……

| 结尾

如果你已经掌握了系统性认知、结构化思维和高效学习的一些概念,只要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一直保持空杯的心态,相信所有人都会有所收获。最后,借用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演讲期间使用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饥 | 虚心若愚

微信公众号:厦门UEGOO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