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六楼
买房的时候,本来是打算要三楼或者四楼的。
身居小城,居民楼大都只有六层,没有电梯,
所以就有了一句上不得台面的俚语:“一楼脏,二 楼乱,三楼四楼住高干,五楼六楼住笨蛋。”
咱不是高干,可咱怎么说也是一知识分子呀,还是脸皮极薄的那类。
所以很怕大小圈子的聚会,人家问起楼层的数目来,丢了面子。
因了这点可怜的面子,在售楼处我亮着中气
十足的嗓子对售楼小姐说:“弄几套三层四层的房 子资料来,要朝阳的。”
售楼小姐喜笑颜开,满面春风,手脚麻利地在我面前一字排开几套资料,或古典或现代或雍容或简约,花花绿绿极是漂亮。
想着自己即将成为它们的主人,心里一阵激动。
但很快我的心就凉了,与资料一起跳入眼帘的,还有一串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
是房子的面积和需要付出的钞票。
看了才知道,每低一个楼层,一平方米就要多掏200多元,这样算下来,三楼和六楼的价钱相差了将近8万!
这个数字让我的心有了针扎般的疼痛。
疼痛过后缴械投降。
没办法,房子是贷款买 的,从买房的那一刻起,我的肩上就压了长达10年的债务,不精打细算还不得喝西北风去?
再说了,老婆说得也有道理:“什么三楼六楼,进了屋都一样。不就是多爬几个台阶的事吗?咱年纪轻轻的,又不缺胳膊少腿,锻炼身体呗。”
于是,我们搬进了六楼。
起初还没觉出什么,新鲜劲儿一过,麻烦就来
了。
搬进去的时候正好是夏天,楼顶又没有隔热
层,白天顶棚吸收的热量,到晚上像个暖风机似的 释放着,折腾的人翻来覆去。
本来想响应政府号召,给国家省几度电,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只好打开空调,疯狂地吹。
至于每月制造的高额电费单,也顾不得了。
这还不是最头疼的,最头疼的是搬运东西。
好 马配好鞍,房子换了,家具自然也得跟着换。
要是一次添置齐倒也罢了,可因为资金问题,只能攒点钱,然后买上一样东西。
记得第一次购置的是张双人床。
家具店的老 板拍着胸脯说送货到家,可到了楼下,两个送货师傅一听是六楼,立马不干了,软磨硬泡要求加价。
问他们加多少?
一个师傅掰着手指头说:“一层楼 每人5块钱。还有,这么窄的楼梯,碰坏了我们可不赔啊?”
这是什么道理?
我一听就火了,很麻利地摆摆 手,把他们打发了。
打发了也不能自己搬啊?
咱又不是超人。
于是,拎着手机开始呼朋唤友。
几个朋友来得倒挺快,抡胳膊挽袖子开始忙
活。
搬起来才知道,因为楼道窄得要死,想把一张
床稳稳当当抬上去,根本不可能。
只好把床在楼梯 扶手上翻来覆去地折腾,听着那张床丁丁当当和地板墙壁碰撞的声音,我的心也像坐着过山车,上上下下地忽悠,生怕它还没到家就散了架。
好不容易进了屋,几个人累得满头大汗,其中
一位不客气地说:“怎么也得请哥儿几个出去撮一 顿吧?”
于是一帮人浩浩荡荡杀进饭店,吆三喝五地消费了200多元,回去算了算,差不多够两位师傅搬上10多趟了。
后来,又隔三差五地搬过电视机、洗衣机、冰 箱和衣柜、书柜什么的,每次都像是一场战斗。
搬 书柜的那次,为了省钱,老婆不让喊人,亲自上阵。
等到把书柜弄到家,书柜没散架,老婆先散架了,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冲我发起了无名火。
我纳闷呀,撑破脑壳也想不起什么地方做错
了。
老婆见我一副无辜的样子,忍不住吼起来:“你 能不能动动脑子,多挣俩钱,也买一套低楼层的房 子,别老让我们娘儿俩跟在你屁股后面爬这么多 破台阶行不行?”
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