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诗热爱思考的人, 这里是一个舞台世间情爱

跟着好电影学写作

2018-11-17  本文已影响43人  彼岸晓吾_5c83
a880fbdc0eab4065d7452432f801cb81.jpg

记得多年前开始关注安妮宝贝时,发现她在写作的间歇里,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看电影。她搜出世界各国的好片,沉浸其中,分析里面的故事延伸,冲突描写,人物刻画。这种反复地学习,使她的文风简洁明了,字字珠玑,人物生动,主题突出。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两部电影,都是豆瓣评价高分获得者。

法国电影《男孩与鹈鹕》

善良的亚尼斯从小失去母亲,形成了独孤敏感的性格。粗糙的父亲因妻子去世,不得不既当爹又当妈,脾气变得古怪,暴躁,他经常会莫名其妙地窜起无名之火,对正在成长的儿子失去耐心,他这个样子,使亚尼斯对他既害怕又无奈。

一天,孤单的男孩用母亲留给他的十字架金挂坠,换回一只难看的幼鸟。影片中鹈鹕的出现,让父子之间的冲突与和解产生了戏剧性。冥冥中,用十字架换来的鹈鹕,仿佛是去了天堂的母亲,不忍看到父子的隔阂,来陪伴男孩的化身天使。

他瞒着父亲在自己的小屋里,偷偷喂养这只站立不稳的小鸟。他很担心,父亲如果知道这是用母亲的遗物换来的鸟,一定会挨骂。剧情从这里开始有了悬念,观众和小男孩一起担心着,不要被严厉的父亲发现。

时光如梭,幼鸟迅速长大了,成了鹈鹕。它在海滩和小镇上散步,天真无邪,昂首挺胸。亚尼斯教它飞翔,但它却不知所措。

鹈鹕的事到底被父亲发现了。当父亲得知他用母亲留下的金十字架换了一只鸟后,暴跳如雷,他怒气冲冲地要把鸟赶走。这里的冲突既符合父亲的性格又把故事推向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一直不会飞的鹈鹕,被父亲驱赶着竟然飞了起来。它翩跹在天空,划出漂亮的弧线,高傲地像一首优美的诗。

鹈鹕终于完成了展翅盘旋,蓝天之下,碧海之间,它飞翔的样子简直酷毙了。男孩很羡慕鹈鹕可以自由盘旋,每个人心底那份隐藏的渴望此时被唤醒。

父亲的暴怒使鹈鹕一飞冲天,它不仅成了小岛上的明星,也使亚尼斯一举成名,游客争先恐后地与它合影。

此后,一只山羊和一只鹈鹕成了父子俩的心灵抚慰和精神寄托。

父亲内心深处是很爱儿子的,鹈鹕没有被赶走,但意外事故来了,它在街道上被前来的旅游车撞了,奄奄一息。大家都以为鹈鹕死了,小岛弥漫在悲伤的氛围中。这里又把剧情拽入到期盼和不知情之中,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亚尼斯从此病倒了,仿佛没了精神支柱。此片的一大特点,就是给人感觉寓意无穷处,作品仿佛提示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种精神和理想的支撑下才感觉到幸福的。病倒在床的男孩虚弱不堪,似乎这时他才真正明白了父亲为什么性格古怪。

大家都以为鹈鹕死了,小镇因为失去这只神奇的鸟而变得凄凉了起来。

男孩康复后明显成熟了,学会了理解和珍惜。

原来,父亲瞒着孩子治疗本以为没有生还机会却顽强地活下来的鹈鹕,他由一开始的强烈反对变成了细心治疗鹈鹕的暖男。剧情反转,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和希望。

动物是如此的神奇,有着治愈心灵的力量,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竟然可以如此美好。

亚尼斯尾随着着父亲来到海滩,看到笨重的父亲像企鹅一样迈着步,教刚刚痊愈的鹈鹕扇动翅膀。

影片在父子相拥中结束,鹈鹕在一旁“嘎嘎”叫唤,迎来了充满感恩和喜悦的一刻。随着鹈鹕恢复了健康,父子俩人也打破了隔膜,从新变得亲密。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中的鹈鹕绝非普通“菜鸟”,它曾受过特殊训练,在著名的纪录片《迁徙的鸟》中就曾有过出演。在本片中,它与男孩成功地互动,俨然是个“老戏骨”。

父亲的扮演者,是前南斯拉夫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曾拍过《生命就是个奇迹》,《流浪者之歌》等,是个获奖多到手软的天才。他饰演的父亲,一头乱糟糟的头发,眼窝深陷,胡子拉碴,倔强潦倒的外表之下,却藏着一颗少年的柔软心。

影片讲述的故事虽然简单,但人与动物的沟通表达得丝丝入扣,颇有令人心动的看点。 电影和小说一样,故事生动才留得住观众。在这个民风淳朴的小岛上,不乏有趣的人,法国式的幽默在电影中渲染的恰到好处。

神父都对亚尼斯说,“十字架是死的,鹈鹕才是有生命的”。男孩养的母羊,聪明到快成羊仙,母羊也很孤独,它很快就与鹈鹕成了好友,你顶我入水,我推你跌窗,像小孩子一样擅长恶搞,你来我往,不亦乐乎。这些细节像温暖的天鹅绒,包裹着电影叙述的主线,不由自主地把观众一下下抓牢。

电影像短篇小说,提供感人的完美故事。放眼望去,目前大多数电影浮躁浅薄,追求视觉刺激,打破了讲述好故事的传统。而《男孩与鹈鹕》则相反,她安静地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希腊海边的故事,为电影界注入美好和温暖。

影片非常优美,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类的心灵遥相呼应。影片展示了美不胜收的爱琴岛风光:宛如世外桃源的小渔村。法国电影一直以来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在很多国家走向商业片的同时,法国电影坚持纯文学,纯艺术,从思想表达上力求新的美感。

男孩与鹈鹕是故事的主线,探索了人与动物的关系,副线是单亲家庭的父子亲情。

这个影片将镜头锁定自然和生态环境,探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永恒主题,不仅带来视觉上的盛宴,更是触发了心灵的净化,看后让人忍不住一吐为快。

德国电影《海蒂和爷爷》

看起来很简单的一本书,作者写了十年。故事虽然普通,但却直抓人心。这是写作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说这样的写作功力非一日可以达成。

冲突表现合情合理,自然而然。爷爷最初是不接受海蒂的,但是两人经过几天的相处,关系开始融洽,最后变成爷孙两相依为命,谁也离不开谁。

海蒂很喜欢大自然的生活,尤其喜欢那些山脉,它们似乎藏着灵气和能量,给了小女孩无尽的安慰和遐想。她喜欢跟爷爷住在一起,每天和皮特去放羊。

渐渐地她和皮特成为好朋友,有好吃的东西都会分给皮特一半。她去他家玩,看到皮特奶奶眼睛看不见了,牙也掉光了只能吃软面包,这个细节便刻入她的潜意识。后来,她去做陪读时,天天都会收藏一个软面包,等待着回家送给这位老奶奶。

姨妈突然来了,要带她进城做富家小女孩的陪读,海蒂没有来得及和爷爷告别就被带走了。

到了法兰克福,姨妈把海蒂交给大户人家的老师,拿了钱,就走人了。

海蒂进入了一座漂亮的大房子,但是她更喜欢山脉,她努力打开窗户一心只想看到山。

女孩克拉拉太孤单了,海蒂仿佛山里吹来的新鲜空气,她的率真和淳朴令克拉拉开心而入迷,她很喜欢海蒂,希望海蒂能一直陪着她。

克拉拉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又很忙,两个女孩孤独的灵魂迅速滑向彼此,很快心灵合一。但是海蒂思念爷爷,日思夜想,竟然出现了梦游的症状。

医生为了治疗海蒂的心结,劝说主人让海蒂回到山里去,好心的主人十分不舍地把她送回家了,克拉拉几乎心碎。

山里的空气很快让海蒂好了起来,但是她很想念克拉拉,她开始给克拉拉写信,请求克拉拉前来小聚。人物内心在此处被描写得十分真切,在城里,她想爷爷,回到山里,她想念小伙伴克拉拉。

克拉拉不会走路,在大自然的感召下,新鲜空气的帮助下,她竟然站了起来。

好的文学作品,在于冲突始终存在,又在冲突中彰显出人性。

影片开头爷爷要把她送走,送到孤儿院,或者看谁可能领养她,届时这个孩子就没了亲人,在这种情景下,我们看海蒂是怎么过的?爷爷是这样的一个状态,但他也有怀柔之心,挤了羊奶给孩子去喝。

她的心态温暖而坚韧,没有自己坐的地方,她便坐在楼梯上。爷爷的不喜欢也没有影响到她的心情,她不会想那么多,更没有患得患失。

三天的时间她感化了爷爷,决定将她留在身边。温暖的情感,就是你会关注到对方的心灵,然后使他内心中的不愉快变成愉快,其实每个人都有照顾他人的需要。

这部电影值得每个写作者反复去看,看得次数多了,我们便会理解怎样把一个普通的故事写到出神入化,完美无瑕。

两部电影都强调了大自然的美和亲情的冲突,也都表达了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的孤独,包括:男人的孤单,成长中的少年。

这样的主题被电影表现的完美无瑕,抓住了观众的心,在眼泪中沉思人性的善,是寒冷的冬季里极为难得的好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