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原文之一百八十二

2024-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坐看云起时wjh

子畏于匡,颜渊后[1]。子曰:“吾以女[2]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注释】

[1]后:方位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后到。

[2]女:通“汝”。你的意思。

明·张居正:“于此不独见其师生相与,恩谊甚深,抑且死生在前,审处不苟。盖由平日涵养纯粹,见理分明故耳。”

【译文】

孔子被囚禁在匡地,颜渊后来才到。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颜渊说:“您还活着,我怎么敢去死呢?”

【解读】

孔子从匡地逃出来,颜渊奔跑在后,见到颜渊之后,孔子道:“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渊也很幽默地回复老师:“先生还在,弟子哪敢先死呢!”可见,师徒二人的感情非比寻常,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季子然[1]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2]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3]矣。”曰:“然则从之[4]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注释】

[1]季子然:鲁国季氏的同族人。

[2]曾:乃。

[3]具臣:普通的臣子。

[4]之:代名词,这里指季氏。当时冉求和子路都是季氏的家臣。

宋·朱熹:“以道事君者,不从君之欲。不可则止者,必行己之志。”

明·张居正:“此可见天下有大臣、有具臣、有乱臣,若人君能尊德乐道,则大臣得以尽其忠;能随材器使,则具臣得以勉其职;能防微杜渐,则乱臣无所容其奸,此又明主所当加意也。”

【译文】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以称得上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问的是别人,竟是仲由与冉求啊。可以称得上大臣的,是用仁道来事奉君主,如果不能实行仁道,宁可辞职不干。如今仲由和冉求呀,可以说是具备臣子的条件吧!”季子然又问:“这么说他们应该听从君主的了?”孔子说:“谋杀父亲与君主的事,是不能听从的。”

【解读】

子路和冉求做季氏的家臣,对于季氏越礼犯上的行为,他们没有劝阻,还为季氏扩大领土,增加田赋。作为季氏同族人的季子然认为子路和冉求对季氏很有功劳,就问孔子子路和冉求能否称得上大臣。孔子只说子路和冉求只是具备做臣子的条件,现在并不是大臣。言外之意就是讽刺季氏不过是个大夫,子路和冉求只是他的家臣而已,怎么可能称作大臣呢?当然,孔子对自己学生的为人是了如指掌,所以又说子路和冉求是不会顺从杀父杀君这样的事情的。这又表明了孔子对自己学生的人品道德充满了信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