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散文想法

心理随笔:有为才能有位?还是有位才能有为?

2019-05-25  本文已影响23人  王明鹏

有为才能有位,因为付出才会有回报,这个回报就是自我价值体现,反映的是普通心理学知识;有位更能促进有为,因为高度决定视野,平台展现才华,这反映的是社会心理学知识。追求有为和有位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体价值需要。

曾经面试时候遇到“有为”与“有位”的关系问题,当时问题是这样说的:有人说有为才能有位,也有人说有位才有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按照常用的哲学辩证法,一分为二回答这个问题不算难,不过面试只听一遍问题的话,容易混淆为与位,万一听不出来发音区别,一慌张可就麻烦大了。也许这个问题的趣味恰恰就在这里,既是谐音,又有对立,还有统一,更加富有意义。

今天借用心理学角度,试着再次回答这个问题,看看有何不同。

首先还是坚信有为才能有位。

有所作为这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自我要求,也是人本主义理论认为的人本性就是积极向上的。这很符合我们日常的励志话语,比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怕只怕认真两个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志者事竟成,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先做出成绩才有更好位置,这是社会选拨人才要求,也是论功行赏普遍接受常识,更重要的则是个体以此内化于心自我激励,乃至于老牛自知夕阳迟不用扬鞭自奋蹄。

这其实就是普通心理学的范畴,比如知情意心理过程,就是认知到付出才有回报,从而积极情绪支配下奋发有为去行动,同时在心理状态上,保持自我意识觉察与良好注意品质,对于心理关注者来说,当然还会看到个性心理中心理倾向性的作用,即奋发有位背后的动机与需要。这个可以从马斯洛需求理论解释,有为的背后就是从安全感到个人价值感实现的满足。

农村人爱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成才先成人,这就是最朴素却很实在的基础心理学道理。

因此简单说,之所以相信有为才能有位,是因为虽然个人位置不能由自己决定,但是实现个人价值却是自己可以完全决定的,通俗说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积极奉献,干好份内事,做好本职工作。

同时,也坚定相信有位更能促进有为。

就如同孔子所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就是说高度决定视野。我们都有体会,站在21楼看到的风景,与站在11楼和1楼看到的风景截然不同,你所处的位置就意味着你的高度,高度不同所见、所想、所思定会不同。

这其实就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勒温公式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是由环境以及个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个体特性一定的情况下,你所处的环境位置就决定你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特别重视“位置”“圈子”“平台”。

比如一个平时不太能喝酒或者不愿意喝酒的人,有一天不得不坐在主陪位置上,一定会表现酒量很大,因为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酒量。当领导要求下属树立大局观时候,效果不好不是下属不努力,只因位置决定了格局,可以拔苗助长但是无法过高。

从社会现实说,认可有位方能促进有为,这是心态变化的自然结果,也是社会期待的内在强化,在其位谋其责就是最好备注。

成语“各自为政”的来历故事也可以反面印证。宋国大将华元杀羊犒劳士兵时,独独不给自己驾驶员羊斟享用,结果在与郑国军队战斗中,这位马车驾驶员直接把主帅华元拉进了敌军阵营,还留下千古警句,“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可见千万别忽视小人物,人人都有被尊重的内在“有为”需要,否则搞乱了大事就别怪人家乱来,谁叫小人物的“有位”实在过低,达不到你以为的高度。

有为才能有位,因为付出才会有回报,这个回报就是自我价值体现,反映的是普通心理学知识;有位更能促进有为,因为高度决定视野,平台展现才华,这反映的是社会心理学知识。追求有为和有位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体价值需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