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教育教育人文社科

读苏氏:丰富多彩的校园精神生活(四)

2018-05-07  本文已影响51人  张馨28
365/137

(接上一篇)

三、个性

1.苏氏认为什么是个性?

最终在全面发展中,个性占主导性因素,一个学生的个性就是一个学生身上最鲜明的特质,最能体现他潜质的方面,是他应对世界的方式,也是他自尊心的最重要的来源,或者说就是他自我的最高体现。

个性不是偏激,个性首先表现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人格(道德)的成熟与稳定,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不是个性,个性意味着一种内在的生命特质,是个体才能以及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

2.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

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开发尽量丰富的课程。

为什么?

只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与丰富的课程,学生才有充足的时间与机会,才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才能够经历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在不断的选择与放弃中,学生逐渐明白个人真正需求是什么,才能发现与其生命气质相一致的兴趣来。只有经过学生自我选择的东西,才能真正促成自身生命的成长。强行给予的东西往往与生命内在的结构不完全融合。这也是后现代课程观的核心要义,说明了为什么现代教育学特别强调学生自我发现的原因所在。兴趣源于惊异,惊异的本质是看到自己未曾看到的东西。

在苏氏那里,丰富多彩的校园精神生活,也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最近发展区,努力让教育走在发展前面,让学生的发展最大化。这种文化不只是各种活动,还包括了人的因素(卓越的教师和优秀的学生),以及道德氛围(成就人的范围)。否则,如果没有老师的引领,闲暇时间有可能是一种低效的空转,就如卢梭的自然教育,自然不可能自发的对人施加影响。除非生存于其中的人真正感受到自然的妙处,才能够从自然中获得成长的营养。所以,干老师说,理想的教育就是科学的干预。

想想,南明教育是如何做的?

从南明课程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南明教育已经在充分理解苏氏教育的思想上,实现了对苏氏的超越。最重要的是,在南明教育的精神生活中,学生的行动不是被动的,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挑战中,在挑战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这种超越体现在哪里?

比如南明教育的道德人格发展图谱,展示的是人的道德发展脉络,更细致,更具有指导性。

更重要的是,南明课程不是像苏氏的机械小组一样,是靠不同学段、不同能力的学生引领的,而是有着明确课程整体规划下的教师引领下进行的,这样才更高效。

比如南明教育对完美教室的整体设计,从班名,班徽,班歌到班级活动,都实现了对苏氏的超越。

而这一点对我们会有启发和帮助,因为现实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扭转整个学校的方向,但在教室里,我们有一定程度自主性,只要用心,也有很大的创造空间。

如果我们无力开发庞大的课程体系,至少可以尽己所能为学生打开一扇窗,也是不错的。

如果我们真没有什么特长,至少可以在自己的专业学科领域,尽可能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像王志江校长的发现数学,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有没有能力为学生展开一个富有魅力的真理?这取决于我们自身的专业素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