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Robo-advisor)投资理财理财投资

中小银行离高大上的智能投顾还有多远?

2017-08-28  本文已影响98人  a171c67ed45a

余额宝的出现让互联网金融深入千家万户,虽然理财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但是不管以往是线上还是线下的理财,大部分人关注的只是某一单一类别资产的投资,很难根据自己投资目标形成一个全局的资产配置,这对于想实现中长期的个人财务规划的投资人群来说,确实是一个痛点。

专注于解决这个痛点的智能投顾业务,漂洋过海,如期而至,智能投顾如今在中国野蛮生长。“智能投顾”这个概念开始在国内金融机构中流行起来。除了弥财、蓝海智投这类智能投顾创业公司,京东金融、宜信财富也都在提供智投服务,就连交行、招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广发证券这些传统银行或券商也纷纷推出智能投顾服务。

一、智能投顾的前世今生

智能投顾在2007年起源于美国,又称“机器人理财”、“机器人投顾”,是虚拟机器人基于客户自身的理财需求,通过算法和产品来完成以往人工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用户无需掌握太多市场和金融产品知识就可以使用该服务。智能投顾依托大数据的计算系统,通过机器学习与用户友好型界面相结合,提供可以和专业投资管理专家媲美的投资顾问服务。

目前,智能投顾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投资者分析、大类资产配置、投资组合分析与选择、交易执行、资产配置再平衡、税收规划,其中最后一个板块“税收规划”目前主要是针对美国市场。在美国市场上,有很多合理的避税工具和方法,而一名合格投资顾问在为客户量身定制投资方案(IPS)时,必须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税收就是其中一个大类,另外六类分别是收益、风险、期限、流动性、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特殊要求。

二、智能投顾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智能投顾行业起步于2014年,在近几年发展非常快,试水者层出不穷,大量涌入这片初生的蓝海市场。国内智能投顾市场参与者大体分为两个阵营,传统金融派和科技公司派。

​传统的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开始通过收购和内部研发的两种形式推出自己的智能投顾产品。2016年12月,招商银行在其APP上推出“摩羯智投”,成为国内首个银行系智能投顾产品。商业银行进军智能投顾有天然优势,银行积累了庞大的私人银行客户。摩羯智投在短短几个月里管理规模已突破50亿元。

公募基金更早涉水智能投顾,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天弘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大型公募机构都在布局智能投顾。2017年6月,华夏基金与微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力人工智能投顾。

另一大阵营当然是以“BAT”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据初步统计,除了这些互联网巨头以外,国内涉足智能投顾的互联网平台已经超过20家。和传统金融机构相比,科技公司智能投顾具有客户覆盖面广、技术能力雄厚的优势,主要面向中小额投资者。

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在智能金融方面各有优势。传统金融机构投资经验丰富,风险控制能力强,对制度规则理解深刻,长期的理财、投资实战经验为其积累了丰厚的无形资产。而科技公司则以技术上见长,产品更新速度快、用户体验好。一些科技巨头公司通过大数据可以精准挖掘用户需求,通过推荐适当性原则为用户筛选出符合其风险偏好的投资产品,大大降低信息收集成本,并提高客户信息的真实度和精确度。

三、中小银行离智能投顾还有多远

对大型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来说,客户多、数据多、渠道成熟,客户定位准确、风险把控能力强、科技能力雄厚,它们具备先行先试智能投顾的条件。

针对于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来说,在布局和进入智能投顾领域还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一)单一的金融牌照

无法满足顾客对多样化金融服务提出的“组合产品”需求,有可能造成客户流失,例如,很多股份制银行参股投资了自己的证券公司,他们有多年的基金研究经验,有的银行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以公募基金为基础的、全球资产配置的模式。但是中小银行金融服务功能单一,在下一步参与智能投顾领域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这一块业务的竞争中,也很可能导致高净值客户的流失。

(二)成本居高不下

中小银行在智能投顾,成本居高不下,因为无法推广和运行金融智能顾投技术,只会使大量业务通过人工进行处理,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导致盈利能力不断减弱。

(三)缺乏科技支撑

中小银行缺乏金融智能顾投技术支撑,只能固守传统经营阵地,在金融创新业务中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永远跟在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股份制银行的后面,捡大型商业银行不愿做的、剩下的业务,中小银行业务处理效率、处理质量等方面的能力不高,科技投入,在自主应用创新、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薄弱,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

(四)对用户缺乏了解

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具备自主增加认知的能力,机器学习辅助大数据分析后,能够显著提高其投资管理的认知能力,完成这个过程的前提是,机器对于用户能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但事实是,中小银行对于用户投资习惯、风险承受能力、包括日常行为喜好上的了解,都非常浅薄,无法形成大数据分析。

四、中小银行智能投顾的介入路径

智能顾投目前在中国还是初级阶段,由于其投资大,技术难,大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在智能顾投方面无法布局,短期内难以企及,唯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具有足够的经营资本和较强的盈利能力,才具备拥抱智能投顾的资格。中小银行目前针对智能投顾领域还需要不断探索,对净值不同的用户做精准的分析,并为其提供个性且灵活的资产配置服务,从而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下,达到体量的快速增长。

(一)与互联网公司“牵手”

中小银行也可以基于自身情况与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合作,降低自身研发成本,可依托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优势和生态场景,强化客户下沉和长尾客户服务能力,提升资金流转、客户交叉引流等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银行可基于互联网公司在数据模型、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方面的科技能力,重塑系统开发、产品优化、客户营销等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借助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平台,提升客户智能化、个性化的体验。

(二)与大银行“牵手”

中小银行可以与智能投顾做得好的大银行合作,委托其开发金融智能投顾产品,适当分担费用,解决自身势力不足的矛盾,产品营销后,实行两家利润分成。

在金融市场的演化历程中,技术向来扮演重要驱动力的角色,对于智能投顾的价值目前有多大还尚不确定,但是随着技术的逐步推进,智能投顾肯定会重塑目前的财富管理形态,中小银行必须保持开放的姿态和超强的学习心态,以高度敏锐的认知,适时把握前进途中的机遇,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在人工智能时代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