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石臼漾
【散文随笔39】

“篆文流至清,本是苕所派”。据说,这是对石臼漾湿地公园水源发祥地的描述,那首《石臼漾残雪诗》想必是某位诗人,在某一个冬季,被眼前的这片美景所惊叹之余发出的感慨吧。然,现在是蝉鸣闷热的季节,哪能体会得出初雪覆盖湿地之上的那种皑皑之美呢!
石臼漾湿地,是我们这个城市自来水水源保护地的特有称呼,几乎人近皆知。可对于她的美,却未必人人了解。而晨曦中的她,更是美不胜收!

是日清晨,倚窗而望,发现她被一层薄雾轻轻笼罩。若隐若现中似有青烟缭绕,与那雾气相融,这片苍翠便有了那无法形容的氤氲。错落有致的树儿,绕漾而立,斯斯文文,一切显得特别地宁静有序,像一幅山水画般被定格在了这片土地上。阳光轻轻地洒在上面,折射出美轮美奂,让她显得更加妩媚动人。一抹翠绿,如墨如画,镌刻着这片湿地;一抹柔情,如诗如歌,缱绻着这份宁静;一抹清新,如梦如幻,浸润着这方水土。
对这片青翠,我甚是熟悉,才不信“烟波深处有人家”!那是一片纯粹的净土,保护她、呵护她,已然是大家的自觉了。我望着她入迷,若乘风而去,撩拨那份朦胧,亲近那份柔和。想着想着,便决定再去看看她了。

与之毗邻的是一条被干净整洁的人工绿道。绿道的两侧立着各式各样植被,有的昂首挺胸、有的垂手而立、有的调皮摇摆、有的挂果可爱。我将自己湮没其中,感受着昨夜血月留下的那份旖旎。谁寄清风与明月,唯有清波奏浅歌。幻想着,昨晚血月之时,这片湿地是否也被那张的红色之网轻轻笼罩了,血月倒映在水中,波浪晃荡,在水面泛起的层层叠叠红色,想必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美景了吧!

沿着绿道上桥后便转入了湿地东侧。这边以香樟与水杉居多,沿水岸而种,高高低低,互相交错。在临水的那一带,尽是芦苇,它们互相携手紧挨,风吹时,便摇头晃脑地欢快起来,好似在迎接我的到来。芦苇中,零零星星藏着一种花,有黄、有红,怒放的样子,似乎很是在意大家的目光。也许是与水亲近,这些植被,不管大小高低,都显得特别地嫩绿。它们轻灵而雅逸,临水悠悠然,与那晨光之下的潋滟相映成趣。

再往前,便是湿地公园的北正门了。那里,曾经是我们环水骑行租车的地方,也是曾经我们三两好友喝茶聊天的地方。租骑的车子是两人以上的,多的可以五六个人,大家图的是一种一起骑行的乐趣;在这水边喝茶聊天,更多的是享受这份闲情与美景相互交融带来的快乐,而并没谁会在乎言语之间的得失,甚至是聊了些什么!

再往西去,过座小桥,最让我感慨的便是那一大片的芦苇荡了。整整的一大片,至少我是望不到边的。风吹过的时候,整片芦苇都会朝一个方向倒去,叶子像升起的船帆一样,整齐地迎风招摇,在晨光的照射下,发出一阵阵明晃晃。彼此耳鬓厮磨间,发出的“唦唦”声,响却整个湿地,把这儿的清晨激荡的热闹非凡,也让这份宁静多了一份额外的写意。

正当我看到荡边石上的“白鹭青洲”四个字时,几只白鹭便从荡中起飞,一边欢叫着,一边追逐着冲向高空,然后又箭一般下来钻入芦苇丛中,又飞出来绕着荡在缓缓而行,不知是被风吹受惊,抑或是在晨间操练,至少它们在这片乐水嬉戏打闹时,是安全和自由的。因为这里既没有“沉醉不知归路”的汉子,亦不会有“误入芦苇深处”的船家,自不必担心“争渡、争渡”的欢愉来打扰这方净水了!

继续西行,一路的知了之声不绝于耳,与之相伴的便是各种鸟叫,交相呼应,形成了一首琴瑟和谐的晨间交响曲。据说,这一带梅兰竹菊“四君子”的领地了,但我看到最多的是密密的小竹子,至于其他三种我不甚关心。因为竹子,才是小时候陪我度过快乐童年的最好伙伴。老家房前的那一小片竹林,我时常一个人在里面与它们交流。或是在两根竹子之间翻转取乐,或是在它们身上练习刻字,总是有一番乐趣在其间。而这湿地的小竹林,我且观之,不会再去打扰它们的快乐成长了。

看到“深水净区”,则是让想起十年前,带着孩子来此处种树的情景了。当时,此处正欲建水源保护地,需大量种植树林,我便携带家人前来植树。不曾想,一晃已是十年,虽然这些树木尚未参天,但至少也是绿树成荫了吧。前人载树,后人乘凉,我算是用实践证明过了。曾经为这片绿贡献过绵薄之力,也是一种欣慰!

阳光慢慢地驱散了那层薄雾,被绿色包围的这片水面,看上去更是清澈剔透了。我站在水边,望向远处,倒影和真实交错,虚虚实实之间,渐渐把我的思绪带到了近二十年前的一个傍晚。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石臼漾”三个字。曾经有一艘船路过此处时,漏水下沉,船上的三个人便靠着水上立着的两根竹子艰难地维持着。我们到后,用绳子把他们都救了上来。回去后,我便在日记本上记下了:“石臼漾,救三人!”六个字,简简单单,干脆利落。

尘世间,也许冥冥之中,一切都是安排好似的。不经意间,我已在此附近居住近十年。曾经的植树,曾经的救人,都只是生命长河中的那一个片断而已,就如流星雨一般,转瞬即逝。

流水潺潺,心韵悠悠,日月星辰,花开花落。石臼漾湿地,就像一颗守卫这一方冰清玉洁并不断吸收这片天地灵气的珍珠般,努力散发出阵阵的馨香,绽放着不朽的璀璨。
愿她,一直这么娴静青涩又不失魅力,待到初雪的季节,再领略另一种风采。
2018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