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阅读

【读书笔记】《语文教学细节60讲》(二十)

2023-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雅馨居士

第20讲 学习任务的驱动(张永娟)

摘录:

1.“任务驱动”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是指教师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

2.实施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任务设计。

(1)任务设计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深度,紧扣核心素养。

(2)任务设计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激发探究兴趣。

(3)任务设计要实现内容的整合,关注知识的系统性。

(4)任务的设计要考虑难易程度,符合学生认知。

感受: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在语文课堂开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教学思路其实我很多都会用。但实施过程中,总是感觉“任务”明确,“驱动”目的完成却不尽如人意。在阅读了张老师的讲解后,有些明白问题所在。

学习任务,要想达到驱动的目的。吃透《语文核心标准》,深挖教材,把握学情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之所以平常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驱动不了的情况,归根结底还是设计任务的前期工作准备不够充分。

教学是一个需要研究精神的双边活动,不研读课标,不关注真实学情,只凭臆想实施教学,很显然是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说一千,道一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实施教学,学习是最有效的手段。

最近一段时间的游记教学,总感觉课后有诸多遗憾。几天来,不停反思,发现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发现有学生预习过度也是问题所在,因为从资料书上抄写了很多课文讲解,所以面对课堂提问,要么一张嘴就是标准答案,要么就是闭口不言。

因此,打算在《马说》一课的教学中尝试不预习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一点一点去发现问题,再引导解决问题,会不会课堂学习能够有活水荡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