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如何迈出写作的第一步?记住一个字就够了!
最近在朋友圈搞了一波写作问题征集,出镜率最高的就是下面这个问题:
“我是新人,不知道该写什么”、“我是小白,怎么开始写作?”……陈舟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数条这样的留言。
我十分理解大家,因为万事开头难,面对一个新的挑战,心里总是会有诸多顾忌和乱七八糟的想法。但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非常简单,我的建议就是一个字:
抄!
咳咳,那边那几位先把烂菜叶和臭鸡蛋收一收,我说的这个“抄”自然是打引号的,下面容我来解释一下。
大家都知道,写作和弹琴、唱歌一样,是一种技能。既然是技能,就一定是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和反复的练习提高的。
回想一下小时候学唱歌的场景,最开始的时候一定是老师唱一句你学一句,当学生学会了一些歌曲,有一定乐感之后,老师才会开始乐理知识的教学。如果第一天上课,老师就教你doremi,然后让你对着五线谱自己唱,你可能学会吗?
写作也是一样。对于初学者来说,摘抄、背诵、模仿都是很好的训练方式。很多成名作家,都有过模仿别人、甚至给别人做代笔的经历(比如冯唐曾经模仿过古龙,古龙本人早年也给别人做过代笔)。在大量的练习和不断的试错中,找到自己擅长的文体,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所以,当你想写作,却不知如何下笔的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抄”!
下一次,当你准备写文却无从着手的时候,不妨试着这样做:
第一步,先确定你要写的领域。
第二步,打开新榜,找出该领域最热门的20个公众号,关注。
第三步,找出5-10个该领域你比较喜欢的公众号,关注。
第四步,把这些号近一周的推文认认真真地看上三遍。
读文章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把自己从读者视角切换成写手视角/编辑视角。每一遍都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遍,看标题。
看到吸引人的标题,不要马上点进去,思考一下这个标题哪里戳到了你?引起了你怎样的情绪?如果让你以这个标题写文章,你会怎么写?
第二遍,看结构。
通过第一遍的浏览,筛出阅读高、质量高的文章。这一遍不要陷入文章的内容和细节中,要把着眼点放在文章的结构上。
开头是怎样勾住读者的?中间有几个分论点?每个大段是怎样过渡的?新角色是怎样引入的?
看完后,可以关上手机,凭借自己的记忆在本子上写一下文章的大纲。你会惊奇地发现,那些精辟深奥的文章,其实总结起来不过是寥寥几句话而已。而你总结出来的这些文章结构,以后都可以套用在你自己的原创文章上。
第三遍,看素材。
最后一遍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有的新手不是写不出东西,而是没东西可写。墨水不够是硬伤,只能靠不断地学习输入来弥补。爆文中通常有很多经典的案例和金句,这些我们当然不能照抄,但可以记忆、消化成我们自己的养料。
同样的案例,可以变一种说法,用在另一个话题的文章中;同样的金句,可以进行仿写改写,用以证明你要说的道理。
这里要多啰嗦一句,学习文章结构和行文思路都是没有问题的,但绝对不能照搬内容,更不能抄袭,这是行业大忌。
完成了上面这些步骤之后,你已经基本了解这个领域中受欢迎的文章是什么样的了。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找几个你喜欢的公号作为标杆,然后大量地模仿、练习,与大号文章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套路。
如果有一天,你回头翻翻早期写的文,吓得脸红心跳:“我写的是什么狗shi,绝对不能让别人看到!”
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个合格的写手了。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很辛苦,你会无数次质疑自己,请你一定要坚持下去。这里介绍一个很好的缓解焦虑的办法:
你可以去找找那些曾经与你的情况相似,现在在写作上取得成功了的人,了解一下他们的成长历程,看看自己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能不能和他们取得联系,寻求一些经验?
陈舟最开始写文的时候,把同领域大号都关注了个遍,逐个分析风格,连简书各大专题主编的选文偏好都了解了个遍。每天坚持写文的同时,一有空就在知乎上搜索干货教程,加各种学习群。
后来无意间认识了一个同样是金融转自媒体的前辈,就是看着他的文章,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新手时光。
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却可以走得更远。陈舟非常建议新手小伙伴多和别人交流,没有别人的鼓励和督促,新手很容易陷入懒惰和自我否定的漩涡,因而半途而废;不仅如此,有时候你苦思冥想解决不了的问题,过来人的随口几句话就会让你醍醐灌顶。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这了,写太长就没人看了(才不是因为懒)。我是陈舟,3年银行人,3年自媒体人。分享最接地气的个人成长与写作变现干货。如果觉得本文有用,别忘了给我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