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菜也有个洋名——得莫利炖鱼
得莫利炖鱼算是一道有特色的东北菜了,其实现在很多人是不区分东北三省的,往往以“东北”一词概括。事实上,东北地区的文化的确有共通之处,但是15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方方面面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其实这个道理也很好理解,很多人一提江南富庶地,估计向我首先想到的便是江浙沪包邮。不过估计我所概括的江南,说起各地的不同也一定会是娓娓道来。
这了这么多东北,似乎有点跑题,还是回过头来说这个得莫利炖鱼。“得莫利”是一个地名,得莫利炖鱼说白了就是得莫利这个地方的人炖鱼的方法。具体到地理位置,这个地方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伊汉通乡得莫利村。对,就这么个地方。该村靠近松花江,村民世代以打鱼为生。当地人把打捞上来的活鱼宰杀后,用柴锅一炖,既不煎也不炸,直接炖完就吃。后来,随着这道菜被饭店端上餐桌,民间粗犷的做法得以改良,放入用东北大酱调好的汤中,再随意地加点豆腐粉条,一起炖。得莫利炖鱼就这么诞生了。至于为什么叫“得莫利”呢,这是俄语的音译,原是指“渡口”的意思,音译过来就是“得莫利”了。所以我才说这个东北菜有个洋名字。
其实在哈尔滨,好多美食都是有洋名的,比如著名的秋林大列巴、里道斯红肠,这两样东西里就包含了三个洋名称。至于哪三个,我这里卖个关子,以后有空再说。今儿还是先说说这得莫利炖鱼吧。
好了,闲言少叙,话不多说,下面入正题:
得莫利炖鱼的原料不多:
鲤鱼一条,北豆腐一块,粉条若干;葱姜蒜,干辣椒,桂皮,大料,酱油,东北大酱。
具体步骤:
一、鱼刮鳞除腮去内脏、洗净;热水烫一下,刮掉鱼身上的黏膜;打花刀,撒盐。
因为鲤鱼的腥味很主要的在鱼身的黏膜上,所以刮掉黏膜后,腥味去除得就相对更彻底一些。此时再腌鱼肉,只要加点盐就可以了,什么葱姜料酒都不用放。
二、锅内坐油,油热后,直接把鱼下锅煎。
有很多人煎鱼的时候容易溅油,还容易粘锅。其实溅油的主要原因是鱼身上有水,用厨房用纸吸干就可以了。粘锅的主要原因是油温不够,这一点在自家小厨房非常常见,毕间自家厨房的火是不能跟饭店的专业灶台相比的。不过,因为之前烫过鱼身,鱼身上的部分胶原蛋白已经凝固了。所谓粘锅,主要就是这部分胶原蛋白粘在锅上,烫过鱼身后,胶原蛋白一凝固,也顺便解决了粘锅的问题。
三、切豆腐。豆腐切成长方块就可以了,豆腐厚起一点不要紧,吃起来更有味。把豆腐入锅,和鱼一起煎。
这个时候应该把煎到一定程度的鱼轻轻推到锅的一边,在锅的另一边放入豆腐。同时,把锅向豆腐一边倾斜,让火主要作用在豆腐一侧,进而起到大火煎豆腐、小火熏鱼的效果。如果想让豆腐在后续的炖制中不散,那豆腐必须要煎到金黄色。不过,豆腐只要有一面煎成金黄色,后续就不会炖散了;所以,煎豆腐可以不翻面。当然,如果你想做得更加巧妙一点,也可以把豆腐翻过来。
四、桂皮、大料,放在鱼的两侧。然后炒酱。
豆腐可以叠起放到鱼的一侧,空出锅的另一侧用于炒酱,酱终归还是不炒不香。倾斜锅身,让油顺锅流下,利用这油和空间去炒酱。
五、放入葱姜蒜、干辣椒,再加入酱油。
这菜只是借一点辣味,所以干辣椒无需太多。用火把这几种料稍绷一会,略炒一下,等到香味溢出以后,再加入酱油。如果没有酱油,也可以把老抽和生抽混在一起用。酱油入锅也一定要炒一会,等香气出来之后,再加水。水量以没过鱼身的一半为宜。
六、加盐、味精、白糖调味。
因为这道菜里已经加入了大酱和酱油,鱼本身也已用盐腌过。其实对鱼肉而言,咸度已经够了。所以这再加盐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让豆腐和粉条入味。同时,撒盐的时候也要尽量把盐撒匀。糖应该适当稍多一点,能够更好地使豆腐和粉条融合鱼的味道。
七、加醋,白胡椒。
事实上,得莫利炖鱼是不加醋的。但是我本人再做的时候,通常都会加一点醋,因为醋有很好的去腥增鲜的作用。而且醋的沸点在60摄氏度,经过炖制,酸味也会完全挥发掉。
八、中火炖五分钟。捞出葱姜桂皮大料等辅料。放入泡好的粉条,一分钟略微一烧。
粉条一定要打散,等到粉条透明了才可以。不然,粉条在烧的过程中,会黏成一砣。当然,也可以入一点粉芡,但是放粉芡可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芡浇到鱼身上。
九、出锅。
喜欢香菜的放点香菜,不喜欢香菜的也可以放点香葱,反正你要是觉得有点绿色好看,那就可以加点,无所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