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善念, 从善的角度看问题

2022-12-24  本文已影响0人  AUSKING黄东启

电视剧《瞄准》中,抗日时期的杀手黄轩的师父告诉了他一句话,“心中有善良和正义,就有目标。”

无论在什么年代,经历什么样的艰难困苦,最终能让一起人坚持走下去的力量,一定是人性中最宝贵的品质—善良

 人,不必有倾国倾城之容貌,也不必有腰缠万贯之财富,甚至不必有博大精深之才学,人最重要的是:用一生去坚守并笃行应该恪守的品格。

生命诚然可贵,然而,还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三种品格,那就是:善良、正义、担当。

真正的善良,无关贫穷富有,无关顺境逆境。

真正的善良,就是以善念为本的思维方式

 人的本质是善良的

《了凡四训》中曾讲过,思善行善可以让自己的命运向好的方向转变。那么这里所谓的“善”是什么呢?禅宗所说的善,在佛教中也叫作布施心,捐钱给寺庙,施舍给他人,这些都被称为“布施”。

布施是一种施舍,为了让这种施舍具体可见,需要布施某些东西。但实际上,布施不是给东西。布施的原意是布施关爱之心。

所谓的“善”,指的就是关爱。 

什么是关爱呢?就是要思“善”。就是要能够把别人的快乐视作自己的快乐,把别人的悲伤视作自己的悲伤,要有这样的一颗心。也就是说,要具有充满善意、关爱他人的心灵。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说法,说的是只要积善,就会有好事发生。 另外,在中国,还有“积阴德”一说。中国人所说的“德”,实际上就是“善”。做好事,默默地积德,这就是关爱。在基督教文化圈里,用“爱”这个词来表达这个意思,这也是关爱。“爱”这个词就是己所欲、施予人的意思。 爱也好,布施也好,慈悲也好,这些都是人类的“灵魂”中本来就有的东西。而这个“灵魂”,可以用“充满爱、真诚与和谐的存在”来表达。 

换句话说,灵魂就是“真、善、美”这些词所表达的实体。所以,“真、善、美”就是人类自然而然前进的方向。为了求真,出现了科学;为了求美,出现了艺术和表演;为了求善,出现了宗教等各种活动。也就是说,人类在终极层面上,在不断追求与自己灵魂同质的东西。

善良的本质即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

我曾反复强调,成功与幸福的关键在于“人生·工作的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也反复说过,比能力和和热情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思维方式。这个正确的思维方式,便是人的善念。那么,何为善念呢?对此,请允许我阐述一下自己通过思考而得出的定义。

首先要拥有乐观向上的态度,其次要具备能和他人一起工作的协调性;性格要开朗且充满善意、体谅他人、温文尔雅;态度要认真,要正直谦虚、努力奋斗。不自私自利,不贪得无厌,学会知足,懂得感恩。在我看来,所谓善念,便是囊括上述所有品质的境界。

人为什么要善良:因为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

 你只管善良,福报正在路上

命运的存在就像经线一样,贯穿我们的人生。那么,人生的纬线又是什么呢?让我们把人生想象成一块类似桌布的织物。织物由纵向的经线和横向的纬线编织而成,而构成人生纬线的,其实就是“因果报应”。做好事就会有好的结果,做坏事就会有坏的结果,这就是因果报应,一般用“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来表达。这个因果报应中的“因”,就是原因。在我们的人生中,构成纬线的,就是这个因果报应的法则。这个“因”,由我们活着时候的所思所想所构成。我将我们这种所思所想称为“思念”。这个思念就会造业。我们往往会认为:“不就是随便想了一想吗?”但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我们的所思所想往往就会成为原因。像怨恨和痛苦这样的事情,只要想一想,这种想法就全部会成为原因。有了原因就一定会有结果。正如俗话所说,“有因必有果”。就是说,只要有原因,这个原因就一定不会保持原因的状态,而是会产生相应的结果。

思念造业。这个业就是业力。业力造就原因,而一旦有了原因,就一定会有结果。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法则呢?思善行善,就会有好的结果。相反,如果思恶行恶,就会有坏的结果。

 善念产生善果,恶念招致恶果

一个念头到它最终实现,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并不是今天产生的一个善念,明天就立刻会得到善果。

有时候,如果我们以20年、30年、或者更长的维度来观察,最终还是不会超出这个规律。

至少在我的身边,那些曾经被誉为时代的宠儿,受到世间高度评价的杰出经营者中的许多人,由于急功近利,心怀不善之念,最终都遭受挫折、满身伤痕地悄然退场。

而与之相反,那些看似简单朴实,但是却能够兢兢业业、辛勤努力的人,却都能够一直到晚年都确保人生的幸福。

当我们俯视时代长河时就会发现,所有人的荣盛兴衰,都取决于其自身的内心心态。

宇宙的法则是充满善意的

我相信一个人的“善念”能够让自己的命运变得更好。之所以我会有这种认识是因为利他的美好愿望符合整个宇宙的基本法则。

在宇宙间涌动着一种让所有事物都得以成长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就被称作为宇宙法则。而是否能够顺这个宇宙法则最终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那种只在意自身利益的不良念头由于违反了宇宙法则,必然会使得产生这种念头的人的命运走向凄惨的方向。

而与之相反,如果我们的心中能够充满期盼所有事物都能发展的善意,这就顺应了宇宙法则,从而为我们开启幸运之门。

在细细探究了这个宇宙的成因之后,我最终坚信这个宇宙法则的真实不虚。

根据现代宇宙物理学的定论,这个宇宙始于一场被称之为BIG BANG的大爆炸。

在距今150亿年前,在一个极高温度和极高密度的基本粒子火球的一大爆炸中产生了我们这个宇宙、并且自大爆炸起,整个宇宙都在不断地向四周膨胀和扩大。

在这场大爆炸中,由数种基本粒子组成了质子、中子、介子,它们进一步相互结合形成了原子核。

接下来电子又被原子核捕捉住,围绕原子核旋转,从而形成了原子。原子再继续相互结合,形成了分子。

分子不断结合,形成了高分子,再进而形成DNA(脱氧核糖核酸),产生了生命体。然后生命体又不断进化演变,最终形成了现在这个璀璨的人类社会。

就像这样,我们这个宇宙一分一秒也不曾停止过变化,总是在不断地成长发展。

尽管基本粒子也可以选择维持不变,但是它却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向原子、由原子向分子、由分子向高分子、再由高分子向生命体、并最终作为生命体不断进化的进程。

对于这种进化进程,我的解释是,只可能是因为在这个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创造这个宇宙、并将所有事物导引向不断进化发展方向的强大意志。

在这个涌动着推动所有事物向前成长发展的强大意志的宇宙当中,如果我们能够顺应这种力量,怀揣一颗谦虚、诚实、善意的美好心灵来对待工作和人生的话,成功必将会如约而至。

反之,假如违背这种宇宙规律,仅仅只考虑自身利益,为了自身成功甚至损人利己的话,这种行为最终必然会导致人生陷入苦难的深渊。

因此作为一名企业的经营者,如果不能够立足于“善意”,拥有为了员工、股东、客户、企业等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并以此为最高愉悦的思维方式和哲学的话,就绝对不可能永远获得成功。 

真正的智者,通过五件事磨炼自己的充满善念的心灵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让自己的内心充满美好的善念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为了持之以恒地保持于心中的善念,就必须时时自问自答:

要思善行善。何谓思善呢?

善念来源于关爱之心,不需要特别的条件。

只要祈愿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太太或自己的先生能够幸福,只要从内心为他人的事业和人生的顺畅而感到由衷的喜悦就可以了。

真正的灵魂,就应该是祈愿对方、他人更好,将他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的,充满关爱的东西。

这种美好的心灵不但能让别人幸福还能使自己幸福,所以,我祈愿所有人都“心怀善念”。

大家可能会想:“仅仅心里想就行了吗?什么都不用做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

“是的,只要想就行了,想要让这个世界更好,想要让自己的朋友更好,想要让自己的朋友成功,只要想就可以了。” 

我们需要放下自我,将自己的事情置之度外,但要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朋友们变得更好。就是说,必须具备这样诚挚的关爱之心。

升维思考——以利他心做出善意的判断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既有“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的利己心,也有“即便牺牲自己也要帮助他人”的利他心。仅凭利己之心判断事物,因为只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所以无法得到别人的帮助。同时,只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视野狭窄,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相反,以利他之心做判断,因为是“为他人好”,所以能够获得周围人们的帮助。同时,因为视野开阔,所以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做判断时,就不能光考虑自己,应该顾及他人,满怀体谅他人的“利他之心”。

全神贯注工作就能让自己保持善念

古话说:“小人闲居不为善。”从早到晚辛勤劳作,就没有空闲。人这种动物,一旦有了闲暇,就会动不正经的念头,干不正经的事。但如果忙忙碌碌、专注于工作,就不会有非分之想,没有时间考虑多余的东西了。 禅宗的和尚和修道的修行者们,在刻苦修行的过程中磨炼自己的灵魂。将心思集中到一点,抑制杂念狂想,不给它们作祟的空间,通过这样的修行,整理自己的心绪,磨炼自己的心志,造就纯粹而优秀的人格。不必脱离俗世,工作现场就是最好的磨炼意志的地方,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每天认真工作就能塑造高尚的人格,就能获得幸福的人生。就是说,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磨炼自己的灵魂,铸就美好的心灵。有了美好的心灵,就会很自然地去想好事,做好事。虽然我们并不知晓自己被赋予了怎样的命运,但是,想好事,做好事,这种念头,这种实践,会形成一种力量,促使我们的命运朝着更好的方向转变。

通过每日反省自我,保持善念

我认为只有通过每日反省自我,才能提高人格,并把高尚人格维持下去。 每天反复不断地反省,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违背做人原则的行为,这样日复一日的躬身自省,对维持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们努力维持高尚的心灵,但邪恶之心仍会不时冒出来作祟,让我们时而贪婪、时而恼怒。每当这时,要对自己说“不可以这样!”不断地努力抑制恶念、保持善念是很重要的。即便我们无法成为完美人格的拥有者,也必须经常做自我反省,以理想中的自我为目标不断反复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高尚的人格。人的内心都有充满温柔关怀的美丽的利他心和只考虑自我得失的邪恶而卑劣的利己心。为了提高心性,磨砺灵魂、提高人格,必须劝诫邪恶的自我,不让它控制自己的思维,并同时努力使充满温柔关怀的利他心在自己内心占据大部分位置。为了让利他心在自己的内心中占据大部分位置,平时必须经常仔细观察自己的内心,看看卑劣的自我是否肆意妄为;美丽高尚的利他心是否充满自己的内心,并且要时对心灵进行维护。

凡事,从善意的角度出发去看

 为了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正确认识面临的情况。但这却是“言易行难”。

实际上,真相虽然只有一个,但认识却因观察者的视角不同而不同。

现象是通过人心中的“过滤器”后呈现的,所以同一个事实可以解释为善、也可以解释为恶。

这是我们每天都经历的事情。事实这个东西,经过人心的“过滤”才被认识。

例如,这里有一位拼命工作的人。如果认为此人珍惜只有一次的人生,所以拼命努力,是一位认认真真的人。

那么对他的工作状态评价就是正面的,是“善”的。

但如果认为他全然不顾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不懂得人生的乐趣,只是一个“工作狂”,那么对他的工作状况的评价就是“恶”。

很难判定哪种评价是正确的。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并不能那么简单地区分。

但是,我认为,既然认识或评价受主观左右,我们就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就是相信人的善意,从善的角度看待事物。

负面的思维方式既不能解决问题,又不能助人成长。但是,基于正面的思维方式的认识和判断就会带来良好的结果。

运用理性和良心去积累“为善的经验”

所谓开悟,就是指磨炼心志到达真我的状态。通过修行到达真我的话,我们就能理解一切真理,得到佛的智慧。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不再会被本能和感性所迷惑,就能够把“为世人为社会尽力”作为自己的人生态度。 然而,前面已经讲过,普通的人最后也到不了开悟的境地,凡人磨炼心志要达到真我的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应该怎样做才好呢?我认为运用理性和良心来抑制感性和本能,去控制它们,这种努力非常重要。 遵循发自真我及灵魂的理性与良心,把正确的伦理观、道德观注入心中,也就是遵照“为世人为社会尽力”的思维方式,把“知足”的生存方式铭刻于心,放弃无止境追求欲望的贪婪之念。这样不断地用理性和良心来制约感性和本能,一步步度过自己的人生,积累“为善的经验”,就能磨炼心志,自然而然地向悟道的境界靠拢。通过这样的修行变得高尚的灵魂,不仅在现世能发挥作用,而且会延续到来世。人生正是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尽一切可能让内心的“念头”纯粹而又充满善意。当心存美好善良之念时,再加上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人生将注定会美好而又充实。

人首先应该做一个善良的人。

 善良是生命之根基,是人性之至高点,心存善念之人,人生路定会走得踏实、固稳。善良是人性中最璀璨的光芒,它包含了生命对生命的仁慈与悲悯、宽恕与救赎,在某种境遇下,善良还包含隐忍与拒绝。

世界纷繁复杂,每个人都会面临种种诱惑,也因此,每个人都无时不在接受人性的考验。于是,有人在诱惑面前轰然倒塌,失守了本该恪守的品格;也有人在诱惑面前坚如磐石,固守了人性的净土。

真正的善者,不论面对怎样强大的诱惑,也不论世道如何丑恶,他们都警界分明,圣徒般地坚守圣地,绝不逾越良知的界线。很喜欢梁晓声对“文化”的表述: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我理解这四句话中,每一句都离不开以善良作底蕴。善良与贫贱无关,与富贵无关,与学识无关,与职位无关,它存在于每个心存善念的普通人当中。这世间,能让一切人与人之间无私无畏相处,能让一切事与事之间合情合理存在,皆因有了善良。

人还必须做一个正义之人。

 正义的含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利益平衡等内容。正义是法源之一,更是法的追求与归宿。

希腊诗人米南德说:“正义胜似法律。”可见,正义不仅是法之源,更是法的最高境界,作为道德范畴,恰当的正义之举具有超于法律的威力。正义很大范围来源于广泛的社会群体力量与个人行为,它存在于崇尚和平、公正、正直等美好品格的人当中。

“锄一恶长十善。”人应当有一颗善心,但善的底线是正义。没有底线就是没有原则,当善良失去原则就必然助长恶。纵容邪恶,就是对正义的亵渎。

只有心怀正义,才能与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只有维护正义,才能让邪恶无处藏身。维护正义,就是维护社会规则和秩序。维护正义,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